第14章 家鼠和田鼠的故事(4)(1 / 1)

“其實,每個人本身都是具備做家鼠的潛質和想法的,不過是被灌輸的思想多了,被束縛的條條框框多了,就變得規矩起來,當然也就變得平凡起來。一旦思想上的東西根深蒂固,再多的呐喊又有什麼用呢?”唐軒邊說邊感歎道。

“唐兄的意思是說,我現在應該從田鼠的圈子裏走出來,去尋找家鼠一樣的生活。”孫誌終於明白了唐軒的意圖。

“這個就需要你自己去斟酌了,很多道理別人講給你聽的時候,姑且聽之;聽完之後別人問你感覺,姑且信之;畢竟文字上的東西引導不了我們現實的思想,借鑒來的也隻能夠作為行動上的參考。”唐軒說:“故事之所以是故事,是因為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從而調整自己生活的方向。”

這個時候,孫誌也有點想開了,既然自己決定做了,為什麼還要給自己留下後路呢?“天無絕人之路,豁出去了,有舍才有得嘛,”孫誌想,“再說以GAC的發展前景以及現在所處的國際地位來看,自己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呢,畢竟自己對於真正的管理還真的不懂,唯一擁有的隻是靈活的創意,倘若借助GAC的話,自己在廣告行業的地位一定會更高一些。”

不過,還是為了慎重起見,孫誌又想了想說:“這個問題,我也不能這麼就做決定,畢竟也關係到內部所有的員工,再說GAC不是收容所,不可能因為我一個人接納所有的員工,這樣子吧---我回去在好好想想,反正我是已經定了下來,員工的事情我們再做商討。”

唐軒知道,對待這個問題上孫誌是需要足夠的考慮時間,另外他說的也不無道理,GAC隻能夠接納他公司的部分員工,而對於另外的員工,從孫誌人情麵看來,總該給人家一個好的說法吧!

這次的見麵就隻聊到了這裏,不過唐軒有足夠的把握孫誌會同意帶領自己的部分團隊加入到GAC,另外也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好其他的事情,這個斷定,他僅憑兩次聊天就可以判斷。

臨走的時候,唐軒又仔細的參觀了一下“隨你吧”,就像是第一次到1956吃飯一樣流連忘返。

話說孫誌回去之後,在網上又看了一遍關於田鼠和家鼠的故事,真的隻是一則很簡單的語言,卻能夠影響兩種不同的人生。

又是一夜未眠,孫誌整整思考了一個晚上,半夜裏,他在屋子裏時而踱步,時而點支煙,抽了幾口,又瀏覽著網頁。這個時候的他,就像是窗外的風一樣,沒有方向······

第二天,孫誌無意間闖入一個論壇,這裏邊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什麼四象限理論,似乎跟之前唐軒給自己講的什麼“四象限原理”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於是,他也開始饒有興趣的看了起來。

這個講的是人成長可能經曆的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是安穩卻貧窮。就是所謂的打工族,可能收入不高,平淡,但維持溫飽不成問題;

第二象限是風險和貧窮。這些人可能是創業失敗,或者是社會底層連溫飽都顧不得的人們,一旦沒有收入來源,他們就會遭遇饑餓和寒冷;

第三象限是財富卻風險。這個象限的人大多是正在創業,一旦創業失敗,有可能進入到第二個象限之中,但如果創業成功,就可能進入到第四個象限:

財富且安穩階段。這批人不需要過多的奔波和辛苦,因為他們不僅已經達到了財富的的自由,同時也會有一群第一象限的安逸型人給他們打工。

孫誌分析了一下,自己似乎那一個象限都不太符合,應該算是在第三和第四象限的交界處吧!孫誌想,不過公司想要有更好的發展甚至在業界有不錯的知名度,依靠自己摸爬滾打的經驗遠遠不夠,或許真的要借助GAC的力量?

這個時候,孫誌看到了以下這句話———勤勞隻是實現致富的必要條件之一,從來就不是充要條件,如果一個人隻有勤勞者一個優點或者特性,那麼勤勞對於它的含義就是簡單勞動的重複和延長。

“恩···孫誌意味深長的吐了口煙。

隻過了一天,孫誌就給唐軒打電話說,自己已經安排好了員工的事情,看唐軒這邊打算什麼時候麵試。盡管是並購,GAC也還是會堅持原則一個一個測評員工是否符合自己的發展戰略。

又過了兩天,唐軒說,總部那邊已經批準,專家組將在下周四對盛世傳媒全體員工以及其他應聘者進行測評和審核。

也就是說還有五天的時間,唐軒告訴孫誌,說這段時間跟他一塊篩選一些更有潛力和特點的更適合在GAC發展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裏,孫誌比任何時候都要忙,一邊要忙自己公司的處理,一邊又要熟悉GAC的流程和理念,以至於沒有時間思考自己這麼倉促的答應唐軒到底是對還是錯。或許有的事情越思考就會越亂,還不如就憑第六感,興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