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宜爾哈收獲了愛情,而胤禛兩世為人,實現了他的抱負圓了他前世的缺憾,最終也找到了願意相守一生的愛人。他們都不是輕易言愛的人,明白了彼此的心思、決定一心相待後也漸漸地體會到了夫妻與愛人的不同,生活中雖然磨擦不斷,可彼此都在學習,倒也別有一番甜蜜。
故事進行到這裏,似乎沒必要再寫下去了,不過有些事還是交待一下。
從以雍親王的身份輔政開始到登基為帝五年,胤禛便一直在整頓吏治,也為他上輩子所做的密折製度、廢除賤籍、火耗歸公、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做了周密布屬且一步一步地完成,到雍正六年,更是完成了掃平邊疆、將西伯利晉草原重新納入大清版圖的武功。
雍正七年,在黃河兩岸廣植經濟果林、牧草的效果也體現了出來,不僅水患發生次數漸漸減少、百姓有了額外收入、據統計黃河的泥流量也明顯減少。而黃河、長江沿岸水庫建設的重視(不用懷疑,早在康熙朝已有水庫建設,隻是沒有現代這麼設計周祥和重視)及合理利用也使得江河兩岸的農田收成大為提高。農民也由於連年耕種優勢種籽,再加上農稅低至幾乎於無(不包括地主,土地越多收的稅也會相對提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雍正八年,由於海貿開通,大清的國庫飛速豐盈起來。有了銀子,各項準備措施也逐步到位,胤禛正式宣布成立大清海軍,兩大海軍基地分別建在福建和台灣,其他諸如泉州、大連、天津等通商海岸口皆有新建的海軍巡防駐紮處。第一任接掌海軍的最高統帥威海大將軍由莊親王允祿擔任,皇七子弘晨為副將,從此開始了京城、基地來回的生活。
此時無論是船艦還是熟悉水性的將領、兵員都已準備成熟,因而並無大臣反對,相反,由於海貿的開通及龐大的海稅抽取,大清需要這麼一支強而有力的隊伍來保證它的發展,護衛國土、海域。
與此同時又下令,允許八旗子弟經過申請可以離開本旗、可以從事商業貿易活動(襲爵的從政的除外),革除他們倚仗祖上福蔭領“月錢”過活這一福利。
這是□□裸的利誘,經過了幾年的試探,宗室王公大臣隻要耳目沒那麼閉塞無不知海貿能帶來多大的利潤……漢臣們樂見滿人在身份地位及待遇上不再高漢人一籌,而覺得被剝奪了利益的滿人則為了那“可以離開本旗從事商業貿易活動”的字眼而眉頭緊揪……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現實——以皇帝如今的威勢他們反對也不過是不起眼的小水花,再說了,誰家中沒有嫡次子、三子或庶子的,他們不能襲爵,也不是個個都對從軍有興趣,讓他們當個不事生產靠著那點子“月錢”生活的紈絝他們也不忍心,他們雖然老了可也曾年青過,知道年青人最是敢闖敢拚,隻要給他們機會,他們也能奮鬥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同年六月,後宮答應蘇氏犯事被貶辛者庫,做為翊坤宮位份最高的年貴人則被斥管理不力,原已病體孱弱的她拖了兩個月滿含不甘地逝去。胤禛下旨按嬪例葬。
八月,淳親王允佑病重,蘇宜爾哈賜下一粒小還丹夾在胤禛賜下的諸多藥材補品中,淳親王用後身體逐漸康複,後上奏免卻所有差事靜養,世子弘曙襲爵。
九月,固倫端文公主額駙齊默持多爾濟被授予理藩院侍郎一職著調回京,公主攜著剛滿周歲的兒子阿木爾也一同回京住進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