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陳亦明這樣激動,到最後甚至把筷子也丟下了。羅蕊不知道怎麼安慰他,隻能聽著,讓陳亦明平複下心情。這樣的極致變態和惡心的案子,雖然也算不上多,但也不算少,碰到了,隻能算是倒黴,連隔壁技術隊幾乎和張鋒一樣讓人尊敬佩服的高大哥,都弄得有些頭暈惡心,何況是經曆過全程的陳亦明。怪不得今天的陳亦明吃的是全素,除了綠色別的事物都吃不下了。
“你說,也許,這就是嫌疑人父親如此優秀的原因?也許,這就是嫌疑人如此冷酷麻木的原因?”停頓了一下,陳亦明又接著說道:”還有小佳,他也是麻木冷酷的,他是環境的問題,還是也是遺傳的問題?我以前也上過你們的犯罪心理課,這種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絕大多數不是都有童年家庭環境和心因性的問題嗎?比如父母虐待,失戀,被社會邊緣話等等。這比較符合小佳,但不符合薛廣吧。這真的是導致他們殺人的主要原因嗎?我現在有些懷疑。“
陳亦明說完了這件事情和他的想法,看著羅蕊,似乎希望羅蕊給一個科學官方的解釋。
“其實現在這方麵,關於人的心理到底是因為環境決定還是因為基因決定的一直都是有爭論的。絕大多數人是支持兩者都是因素。我是很認同基因遺傳的,為此跟著韓進教授也寫過不少論文。“
“你怎麼想的?”
“我也是和你一樣有過思考。而且,你所說的那些病態的童年家庭環境和遭遇情況,其實很多人都有,但卻隻有少數人成為了罪犯。而外界的因素,可能隻是一個導火索,給他們提供他們所缺乏的犯罪理由。這種人往往從小就對於社會情感冷漠,缺乏同情心,自私自利,追求刺激。並且刻意的吸收生活中黑暗的部分,享受被追捕的刺激和追捕他人的快感。m國的霍姆斯醫生據資料描述,他五歲時就對人的頭骨絲毫沒有害怕的感覺,小時候就喜歡虐殺小動物,隻不過,成年後會偽裝起來。“
羅蕊說的時候,陳亦明聽的很認真,但羅蕊畫風一轉,故意讓陳亦明放鬆一點,又說道:“陳亦明你別嫌棄我文鄒鄒。我引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話,人的一生都被求生本能和求死本能所支配著。求生本能就不用解釋了,求死本能則是人體回歸安全溫暖的母體,重返無意識狀態的一種渴望。這種渴望的表達形式包括限製自己的力量,懲罰折磨自己,變成受虐狂,並且極端的時候會毀滅自己,或者破壞、損害、征服和侵犯他人。可能有的人天生就是求生本能比較強吧。不然怎麼解釋這些變態的自殺,他殺遊戲等等怪異的行為。”
“羅老師啊。”
“好了,羅老師這頓飯也吃太久了。我回去了。”
“羅老師再見。”陳亦明明明也站起身要走,但卻故意停頓了一下,學小學生的樣子鞠了一躬。
“對了,陳亦明,再告訴你一句很經典的話,對於這些心理變態的凶手來說,基因是子彈,心理問題是上膛,生活環境是扣扳機。當時,我聽到韓進教授,這樣總結時,就覺得很經典,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