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組召開會議,羅蕊大致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凶手男性,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年齡三十五歲左右,性格孤僻,五官清秀,但生活邋遢隨意,外地人,目前獨居,住在廠裏的單人宿舍中,沒有讀過大學或者是大專,工作後才接觸化學製品,所以工作年長大致是三到五年。”
“那這幾乎就可以確定了。”陳亦明看著手裏三哥給出的多次出現在案發現場的嫌疑人名單,很容易很顯眼的就找出了符合羅蕊所描畫特征的人。
“嗯,八九不離十,就是他了,張蒙。”羅蕊說道。
“可以找他回來談談,順便申請搜查,去一下他的住所,應該會有不小的收獲。”韓銘也這樣肯定了羅蕊的判斷,鎖定了嫌疑人。
“不錯啊,羅蕊你回來就是好,辦案速度提升了很多。”陳亦明挑著眉誇讚道。
“謝謝。”羅蕊也不客氣的和陳亦明打趣。
但沒想到陳亦明又說:“我可不隻是說你能力厲害。你一回來,三哥也就常常待在組裏,幫我們查案了。你兩雙劍合璧,那才真的厲害。”
羅蕊懶得和他多貧嘴,索性避重就輕地說:“別,我這把劍怎麼能和隊長手裏的那把劍相提並論呢。”
這次案子也算比較輕鬆的一次,羅蕊也好久沒有出外勤辦案子了,於是也和大家一起去抓捕張蒙以及搜查他的住所。
張蒙住所的位置比較特殊,但也正好獨符合了羅蕊的判斷。他住在靠近化工廠後門的單獨的一間比較大的原本廢棄的平房裏,根據化工廠負責人說,是張蒙自己申請的,除了廠子裏的活兒,還兼職做了後門的保安,不要工資,隻要每個月餐飯免費就行。這筆買賣很劃算,老板沒有多想就答應了。為了看好後門,張蒙也搬離了員工宿舍,來到了後門給保安住的平房。
這次行動韓銘也參與了,卻沒想到陳亦明不敢調侃隊長,卻一直調侃羅蕊,說隊長很忙很少在最後結案時出外勤,除非羅蕊參加,怕羅蕊出事。
羅蕊照樣避重就輕,說是自己能力太差,隊長怕她拖後腿。
根據張蒙的同事說,張蒙在房間裏,可當他們前去敲門時,卻無人應答,最後陳亦明直接踹門而入。
然而接下來麵對的事情,也將又會是所有人都難忘的回憶。
小客廳裏擺放著亂七八糟的瓶瓶罐罐,臥室的門緊閉。小組裏的男人們都站在了羅蕊前麵,韓銘踹開了臥室的門,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張蒙就那樣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但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們,還露出詭異的笑容。
陳亦明徑直上前想把他拉起來,但韓銘卻攔住了陳亦明。因為地上全部都是淡黃色的粘稠的液體,不出意外應該是汽油,而張蒙手裏拿著一隻打火機。下一秒,打火機就被點燃,他是想自焚,順便讓他們也陪葬!
火苗落在地上,幾乎可以聽到“嘩”的一聲,火浪已經淹沒了張蒙,湧了出來,大家都急忙開始有序的撤離。但羅蕊跑了幾步卻發現自己的頭發被勾在了牆上掛鉤上麵掛著的牛仔外套的拉鏈上,本來在前麵的韓銘看到了羅蕊的停頓,返了回去,幫羅蕊把頭發扯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