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沒問題,給。”龍鳴取出了一張古琴,沒錯是一張古琴,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征天地,與古時的天圓地方之說相應和。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係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琴麵呈現紫色,琴腹深黑色,一隻金色七彩尾羽的鳳凰盤旋於琴上。金色的琴弦排列排開,集合於兩個白玉軫足上。
“少爺,這是什麼?”龍雲撫摸這古琴,雖然感覺是一件比地上任何一件法寶都好的法寶,但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外形,還是充滿了疑惑。
“嗬嗬,這是琴,我給它命名為【鳳翔】華夏族人用的樂器,嗬嗬,這以後就是你的武器了。”龍鳴看著龍雲那喜歡的眼神,不禁開心起來,畢竟這張古琴是龍鳴練製的最強的一個法寶,外形精美,猶如一個工藝品。而且威力強大,配合龍雲的【幻音仙法】更是能激發它的能力。本來龍鳴練製這個古琴是用來沉澱心性,領悟道境的,因為【鎮荒決】到了後期十分看重心性修為的。隻是現在龍雲更需要隻好貢獻出來,畢竟龍鳴對這個照顧自己這些年的奴隸很感激。再說龍鳴覺得一個大男人彈琴也不太好看,雖然這是異世界沒人說什麼,但是自己心裏也過不去啊。
“可是,我不懂得使用啊,雖然【幻音仙法】是一部幻境和音律的修煉功法,但是依然沒有樂譜,也無法彈奏啊。”龍雲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無奈,修煉【幻音仙法】後龍雲對於樂器有一種偏愛,而且這個古琴看著真的很好。
“嗬嗬,沒問題我教你,聽著……”龍鳴先是彈奏了一曲十麵埋伏,使龍雲陷入身臨戰場的幻境內。
“少爺好棒啊,太厲害了,趕快教教我,”一曲終了,龍雲回過神來,急忙哀求道。
“嗬嗬,其實剛剛那曲不適合你,畢竟你是女孩子,彈那個有些熱血了。我就教教華夏族的十大名曲吧,注意了啊……”龍鳴將【鳳翔推給龍雲回憶起自己腦海內關於十大名曲的知識指導起龍雲。
高山流水曲,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廣陵散琴曲據《琴*》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誌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場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漢魏時期嵇康因反對司馬氏****而遭殺害,臨刑前曾從容彈奏此曲。現有琴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