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照洪秀全的意思,寫出了一部《太平禮製》,禮製的內容,滲透著封建等級觀念,與太平軍原有的平等思想是自相矛盾的。
禮製突出了天王的最高權威。按皇帝禮儀,天王洪秀全自稱朕,別人則要喊萬歲。萬歲之下,依次是東王九千歲;西王八千歲;南王七千歲;北王六千歲;翼王五千歲。東、西、南、北、翼五王可自稱小弟同天王說話,其他人則隻能自稱“小臣、卑職、小人,”跪著向天王稟奏。天王出巡時,所有人應回避,不準直視。下級見到上級應主動敬禮。天王的女兒稱公主,諸王的女兒稱玉,丞相的女兒稱雪;天王的兒子稱太子,諸王的兒子稱王子,丞相的兒子稱公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等級規定繁瑣至極。
洪秀全封五王後,也似乎覺得楊秀清權力太大對己不利。所以他把馮雲山調到自己身邊,一是讓他寫《太平禮製》,鞏固天王神聖地位;二是想借馮雲山的威信製約一下楊秀清。馮雲山是楊秀清的拜會介紹人,馮雲山的話,楊秀清還要聽一些。洪秀全當然懂得這一點。
洪秀全十分迷信上帝,所以設了許多避諱字以免衝撞天意。他親自授意寫了個《欽定敬避字樣》,從名字到姓氏都不能有上、帝、耶、穌、全、王等字樣。黃玉崑本姓王,因避王字諱而改姓黃;蒙得恩原名蒙上升,因避上字諱而改名得恩,就連洪秀全向天國軍民頒布的《天命詔旨書》,也避“全”字諱,將全軍改為通軍,念起來十分拗口。洪秀全在這些繁瑣多餘,甚至有害的禮製上,浪費了過多精力。
占據了一座州城,有了一點發皇氣象,洪秀全產生出特權思想。《太平禮製》已經為森嚴的等級觀念大造與論。不久洪秀全又親自起草了一個《多妻詔》,先給五王傳閱,聽聽意見。《多妻詔》寫道:“今允東王、西王各十一妻,自南王至翼王等各六妻。自高而低,依級遞增,上多下少,切莫妒忌。”
首先不讚同發《多妻詔》是楊秀清,他覺得在緊張的戰爭環境下,這樣做弊端很多。其次是馮雲山,他對等級製度是讚同的,他覺得一個軍隊不能沒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所以他親手起草了《太平禮製》,可是他對洪秀全傳閱的《多妻詔》卻十分反感。接到《多妻詔》以後他直接麵見洪秀全道:“萬歲,這多妻詔萬萬使不得。”
洪秀全問:“怎麼?南王,你隻允有六妻,是否嫌少了?”
馮雲山答:“萬歲,小弟不是嫌少而是嫌多,世上唯有酒、色、財、氣最為害人。常言: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在此大敵當前,四麵圍困之際,我們應清心寡欲,給將士做出表率。”
洪秀全知道馮雲山的倔脾氣又犯了。他急忙解釋道:“南王,朕隻是為了獎賞有功之臣,才起草了這個《多妻詔》,根據功勞大小,允以妻妾多少。這隻是朕的一片好意。”
馮雲山忠言逆耳,道:“萬歲,小弟曾多次勸諫,在此兵荒馬亂之時,切切要臥薪嚐膽,杜絕享樂。漢高祖劉邦本來貪杯好色,未得天下以前卻遠離女子,酒不過量,最終能打敗項羽,一統江山。萬歲向以漢高祖自喻,何不拋凡情而效之?怎為一群妻妾貽誤天國大業?”
洪秀全這下再也忍不住了,拍案怒道:“馮雲山,在朕麵前如此放肆,不念你前導有功,朕豈能饒你?”
兩人正開始唇槍舌劍,忽有蒙得恩來報:“萬歲,烏蘭泰又派莫吾芉送來書信一封和禮物幾件。您看,收是不收?”
洪秀全這才壓住火頭,對蒙得恩道:“先把書信給朕看看。”
馮雲山見話不投機半句多,便施一禮向洪秀全告辭道:“二兄,小弟告辭了。”
洪秀全的火氣來得快也消得快,他陪著笑臉道:“雲山弟,別在意,你我相處多年,還不知我這稻草火脾氣麼?你一片好心,說得有理,朕往後注意便是。你坐下,咱們來看看烏蘭泰到底搞什麼名堂。”
馮雲山又施一禮,道:“謝二兄賜坐。”然後端端正正坐在了洪秀全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