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一下就感到唐正財與眾不同,有心想重用他。楊秀清召見唐正財問他:“你販木經商已是榮華富貴,何以率船隊投我天軍?你對軍事感興趣麼?”
唐正財走南闖北,頭腦靈敏,不僅口才好而且還能模仿各種方言。楊秀清帶有濃重的廣西地方口語,唐正財就用近似口音對話:“東王,大丈夫生在亂世豈能苟且偷安?胡虜辱我大漢已久,少數滿人高高在上,多數漢人反為其奴,天地陰差陽錯,乾坤早該扭轉。如今天軍誌在恢複漢室江山,正合我意,何惜區區家產?”
“好!”楊秀清對他此番表白十分滿意,不由大聲叫好,道:“唐先生,在你帶動之下,數日內已有上萬船民來投,水師大小船隻已達八千餘艘,唐先生功不可沒呀!”
唐正財謙遜道:“過獎、過獎。”
楊秀清又道:“唐先生不僅有功而且是個難得之才,身雖富貴仍然不忘民族之恥,可欽可佩。我有心保舉你擔任要職,不知你心下如何?”
唐正財恭敬道:“願為天軍效勞。”
楊秀清點點頭:“唐先生,如今水師龐大,人員構成複雜,非要一個精明能幹之才統領不可。從前水師由侯玉田、蔣太公管帶,他二人一個粵語難改口音難懂;一個年事已高未免遲鈍。唐先生年富力強可以擔此大任。”
唐正財帶有為難神情:“我隻帶過小小船隊,怎能統領如此龐大水師?唐某恐難勝任。”
楊秀清道:“別擔心,我授權給你後,你放手調遣船隊。有不從者軍法從事。”
唐正財微微低頭道:“既蒙東王如此厚愛,唐某敢不竭盡全力效忠天軍。”
一切談妥,楊秀清請得天王旨準,任唐正財為典水匠,統領水師調遣船隊。
在奏請任唐正財為典水匠的同時,楊秀清向天王表白自己的軍事意圖,道:“二兄,嶽州不可久留。眼下時機大好,長江一帶清妖防禦薄弱。我軍又得船隻五千,正可水陸並進,一舉攻取武漢。切不可如打桂林、長沙那樣拖延時日,貽誤大好時機啊!”
這一番話道理透徹,洪秀全當然明白其重要性。隻是,洪秀全自從把軍權交給楊秀清以後,享樂思想已占上風。每占一城他都要住進高牆大院裏,深居簡出貪圖新歡。過去有蒙得恩替他搜尋美女,要玩女人他自己不必費心。打長沙時蒙得恩因為指揮無方,戰敗撤職。洪秀全失去了一個心腹之臣。有誰能像蒙得恩那樣知心貼己又會辦事呢?
東王、北王。翼王身負重任軍務繁忙,對洪秀全的私生活是不聞不問的;天官丞相秦日綱簡直就是個粗蠻武夫,不曉得男女之情;春官丞相胡以晃為人俠肝義膽一派正氣,更不會去幫天王幹那風流韻事。
至於曾水源、羅大綱、林鳳祥、李開芳之輩隻喜歡打仗,整日考慮如何攻城略地。仗打贏了就高興;敗了就憂愁,沒心思多想女人。
隻有身強體壯而又高高在上無人管束的天王洪秀全,才有一種及時行樂的條件,他製定了種種清規戒律,而自己卻在荒*無度;他提出了響亮口號而自己卻在違背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