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楊秀清想當萬歲 洪天王忍無可忍1(2 / 2)

楊秀清還是講一些江湖義氣的,他道:“金蘭結義,弟兄一場,我不忍加害天王。他已經退居閑散,深藏不露,宜享天福,沒幹過具體事情,再讓他占有萬歲位置就是徒有虛名。我向他講明這一點,要他學周世宗的做法,自動讓出萬歲位置,繼續過他的清閑生活。”

楊秀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很明確,那就是隻要洪秀全讓出萬歲位置,而不願傷及他的性命,來一場和平演變,但是楊秀清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而忽略了危險的存在,萬歲的位置是那麼好坐得嗎?

一八五六年是楊秀清百事順心,誌滿意得的一年,也是他結束生命,遭致滅門的一年,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物極必反。上半年一切都在按照楊秀清的計劃順利進行,打破江南大營迫使向榮在丹陽城自殺;韋昌輝圍攻南昌幾乎就要活捉曾國藩;石達開打破江南大營後旋即趕赴武漢,加強湖北陣地,計劃攻打湖南威脅湘軍老巢。天國形勢一片大好,楊秀清覺得迫使洪秀全讓位的時機到了。

到了這個時候,楊秀清再也沒把洪秀全放在眼裏,很少去天王府造訪,很多事情不再請示洪秀全,自己說了算,東王府實際才是天國決策機構。

所有王侯幾乎都被派往外地帶兵作戰,興國侯陳承鎔也曾一度到安徽催辦軍糧,因為他是主管天國內務的官員,天京城裏少不了他,楊秀清才讓他回到城內處理一些經濟內務事務。反正他又沒掌握軍權,楊秀清覺得他一個文人,也無力阻止和平演變。

一八五六年七月中旬,秋老虎餘威尚存,天京城仍然處在炎熱之中,氣溫還不是那麼涼爽宜人。而各戰場的好消息卻不斷傳來,楊秀清整日處在一種興奮愉悅中,認為*封萬歲的時機已到,於是他命令楊水嬌道:“你們幾個速去天王府,就說天父已下凡附體,等待秀全來東王府聽候吩咐。”

楊水嬌起初還沒聽明白,因為楊秀清這樣做不會常理。萬歲為君,九千歲為臣,臣有事應當主動去拜見君王,哪有臣子召喚君王上自己門的道理?再則洪秀全住進天王府後就深藏不露,幾年都沒有邁出天王府一步,就因為天父下凡他會來東王府麼?

楊水嬌雖隻是一個東殿承宣,但她是楊秀清的親妹妹,所以說話無所顧忌:“哥,往日裏天父下凡都是你自己去天王府。為何今天要洪天王來聽吩咐?”

楊秀清十分傲慢:“天王隻知宜享天福,軍政事務一概不懂。他活著就是吃喝玩樂,說句大不敬的話他就是一個行屍走肉,還用得著我興師動眾,畢恭畢敬地去拜見他麼?你休再多言,快快去天王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