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雨下,他佇立在竹林中。
傘撐起著卻被擱在草地上。
任憑雨滴拍打,他始終閉著眼。
這是他一年一度的冥想,已然十九年。
冥想是回憶——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
他對自己許下承諾,隻允許在此刻發泄脆弱。
雨滴讓他傷感,刺痛了他的靈魂。一股巨大的思念之情從心底迸發。
回憶的畫麵越來越清晰,他情不自禁地拿出自己的銀笛,吹湊起當年的曲調。
淚水順著臉的輪廓滑下,很快便與雨水交融。他並不在乎老天為他做的掩飾,甚至於希望有人可以看到他的脆弱,分擔他的苦楚。然而沒有人,也不能有人,唯一的見證隻是他手中的銀笛和那一直以來都未曾改變的笛聲。
曲畢,冥想接近尾聲。是竹林中的異動讓他提高了警覺。這不在計劃之內。因為按頻率來看,產生異響的並不是自己要等的那個人。雖然馬上要出現的人亦是放心之人,但一股莫名的不安湧上了他的心頭。
“城主。”
轉瞬間,來人已經立定在了不遠處的竹邊。他穿著全白的上衣和全黑的長褲,先是作揖然後略微慌張地收掉了這個禮節形式(已經多次被告知不必如此行禮)。
“六扇門儀門郎姚玉清大人已經在府邸等候,有要事求見。這是令牌。”
六扇門是華之國最高執法機構,專門處理州一級以上的重大案件。遞上前的令牌是金質的,呈六邊形,一麵刻著“儀”,另一麵刻著“姚”。
冥想已經完了,可是今年的指示卻遲遲未到,他要等的人也未出現。而眼下又有中央官員突然駕到,似乎是出了大事。考慮再三,“城主”決定先回府邸。然而在走之前,他部署了“回音陣”。
回音陣:預先將自己要說的話錄下,保存在自然環境中,同時設定好固有頻率,等到進入環境的人發出了和設定頻率一樣的頻率,產生共鳴後,觸發回音,之前錄好的話將播出。
所謂府邸,是華之國中城市各類政府部門辦公之處。故事開始的這座城叫做玲瓏城。
玲瓏城,坐落在平原之地,是一座物產豐饒的大城市。老天特別眷顧它,“十年九豐”,以至於城民們見到糧食“平收”的年份會比豐收年份更為興奮,而那些災年,這座城市有曆史以來就從未有過記載。
農業的異常發達使得這座城市欣欣向榮,經濟持久不衰。又因為風景秀麗,氣候分明,這裏的旅遊業也非常出名。一年四季中來往的遊客不計其數。更難能可貴的是,玲瓏城上下一心,堅決抵製對城市的建築風格進行改造。所以長久以來,即使所有的店鋪,民宅甚至城市機關樓內部都更換上了最新科技的設備,這些建築的外表依舊保持著水鄉風貌。
城市的最高長官厲長鋒一直以來受到城民的愛戴,所以此刻他快馬加鞭趕往府邸的路上,不少老百姓還在和他打著招呼。他盡量作答也盡量走小路,不為他全身被淋濕,隻為了盡快見到儀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