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家仙山(1 / 2)

金陵城外東南方向行約百十裏路,便有一雄麗山脈,延綿幾十裏。山群峰巒疊嶂,景色秀麗。正值春夏之交,山腰之上薄霧如紗,襯著滿山的翠綠顏色顯得飄渺而又不失靈秀,正所謂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這山容山氣交相輝映,真猶如仙境一般。金陵城中多是士子佳人,山腳下停歇著不少香車羅帳,名駒寶馬。今日不知又是哪個府上設聚,一行打扮華麗的公子小姐在家仆保鏢們的隨護下,熙熙攘攘地在山間行走。一路上鶯歌燕語,詩詞佳賦自是連綿不斷,若不是多了些阿諛拍馬之聲,倒真是一番人景相宜之氣象。

這山便是被稱作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茅山自古便有“句曲之金陵,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一說。這句曲就是道家十大洞天排名第八的句曲山洞,指的便是現今道家八門十大派中的茅山道教道門所在了。

茅山道教自開派傳道以來,已經傳承了數千年,茅山道法博大精深,神妙非凡,其秘傳的符籙術法更有奴神役鬼之威,乃中原一大名門,千年前更是與中原第一大道教,昆侖仙山並駕齊名。

此時,雲霧深處傳出陣陣吟誦之聲“花飛佛地三千裏,人在瑤池十二層……”,眾遊人不禁循聲望去,前麵卻是茫茫霧海雲山,根本見不得一絲景色,一家仆大驚失聲道:“莫不是碰上山精野怪了吧!”

“呸!如此仙山福地哪來的什麼妖怪,你個不知趣的奴才,莫要壞了諸位小姐雅興!這定是哪位仙長閑來作的仙詩,你沒聽詩中有雲:佛地三千裏,瑤池十二層麼,人間俗世何來此般事物!”卻是自家公子發話怒斥。

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有幾個更是向著對麵雲峰連連作揖,還不忘高聲應和幾句自己得意之作,遠遠瞧去倒真有幾分賢士風範。

簡雲楓這時卻是扛著個大麻袋,氣喘籲籲地在山道上走著,說那是山道卻也過了點,所謂的山道隻是密林草叢之間稍稍能容人通過的縫隙而已,而簡雲楓的走法在一般人眼裏卻是如猿猴般輕巧敏捷,雖然他此時已經滿頭大汗,腳下腳步依舊從容不紊,輕車熟路般向山頂掠去。

“這幾個呆瓜還真把小爺我當神仙了,要真是神仙我也犯不著這麼一腳一腳的走了,嘿!不過他們居然把我的詩當做是仙詩,看來我果真是有詩仙風範,隨口作兩句就如此絕妙。唉,下山雖然是累了點,不過總比一天到晚對著那個老道士要強點,怎麼還有那麼遠……”簡雲楓擦擦額頭汗珠,一路嘀嘀咕咕地抱怨著。

日已西沉,照得滿山雲霧泛著金邊,遊人也都陸續回轉,此時,茅山主峰大茅峰頂卻出現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站在雲霧之上,對著金燦燦的夕陽長長地呼出兩口濁氣,隻見他扔下麻袋,狠狠地伸了下懶腰,頓時關節一陣劈啪作響,隨即咧嘴一笑道:“嘿!真是舒服!總算到了,這回總算沒有天黑,師傅總不會又罰我了吧。”

說完隻見他便對著空曠的山頂捏了一個手訣,口中“開”地一聲,一道金光射向空中,霎時,雲霧漸開,一道石梯從雲海之中隱現出來,簡雲楓二話不說,一把抓起麻袋便踏了上去,漸漸的,隨著他的身影消失,那石梯也漸漸淡去不見。

常人若是見了,定會懷疑自己花了眼,仔細觀察卻會發現,這大茅峰頂卻是光禿禿地一塊平地,似乎被天神用開山大斧橫劈過一般,整個山峰消失不見。

話說,簡雲楓上了石梯後,眼前便出現一座巨大的山門,似乎是整塊青石切刻而成,古樸莊嚴的門楣沒有任何裝飾,卻有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茅山”,字間筆畫猶如蒼龍般騰空欲飛,而後是一條寬闊的山道,通向山頂。

簡雲楓看著那兩個大字,嚴肅比劃了兩下,便搖頭歎息道:“祖師爺的這兩個字果然要比我的好得多,難怪師傅老說祖師爺多麼的英明神武,光看這倆字就明白了。”

正在這時,山頂傳來一聲微怒的聲音:“還不速速上來,此般怠慢祖師爺遺墨,今日罰抄符籙真經千次。”

簡雲楓一聽頓時苦下了臉,嘴裏開始嘀咕個不停:“罰罰罰,要不是你罰地這麼多,我也犯不著每個月就下山去買這些東西,那朱砂店的老板每月這個時候都眼巴巴地站在門口等我送上門去。”

“還在囉嗦什麼?莫非你還嫌太少?”

“知道了!師傅!”話音未落簡雲楓人影一閃便消失不見。

須臾,簡雲楓便到了山頂,這山頂卻是一座道觀,雖然不是很大,卻也顯得沉穩蒼勁,迎麵便有一絲古樸的氣息撲來。簡雲楓進了大殿,一個須發半白的老道士正襟打坐,他也不抬頭不睜眼,便道:“去把東西收拾好,便去抄寫符籙吧。”

簡雲楓一聽,便急忙笑嘻嘻地上前道:“師傅,您看,這次就算了吧,您瞧!這次我給你帶什麼上來了?”說完他賊兮兮地從大麻袋裏取出一盒物件。

那老道,鼻子一動,眼瞼微跳,卻麵不改色道:“就算這上好的碧螺春也不頂事,念在你這份孝心,就罰你明日抄寫吧。”

簡雲楓一聽,臉瞬間又成了一副苦膽狀道:“師傅,這茶葉可是我托那掌櫃從江南特地帶來的,這可是上好的初春毛尖!再說了,這符籙真經我都抄了十幾年了,以前您老說我‘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嚎。’可現在我畫地已經一絲不差了,前幾日您還說我這畫符功夫已經有您七八分火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