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柴伯說完對李逸很是敬佩,他竟能在打敗金人之時就已經預料到了宋軍和蒙古的大戰,那公子站起向李逸深深一鞠躬“在下徐衛今日得見公子真是三生有幸,公子不但文采非凡,更是運籌帷幄料敵先知,隻是還請公子為我等解惑為何我大宋會戰敗。”
周圍的人也在靜候李逸的解釋,為何大宋能打敗金人卻不能戰勝蒙古,李逸仔細想了想總不能說他知道曆史,知道蒙古會滅掉大宋吧,那還不讓人當成瘋子。
“各位可能有所不知金人與蒙人是不一樣的,金人占據中原後便驕奢*逸不思進取,而蒙古卻一直備受金人壓迫所以他們一直厲兵秣馬,蒙人天生就是騎士,他們體格強壯騎術精湛。而反觀大宋,”李逸無奈的搖了搖頭,“一直重文輕武,戰士缺乏訓練,朝中大將無幾,且大宋多是步兵對抗蒙古騎兵天生不足。”
那女子似是不讚同李逸的觀點,言道“李公子此言差矣,即使是有些差距也不至於大敗,何故你會說大宋這幾十萬大軍會被蒙古消滅?”
“小姐看來與朝中大將和百官想法相同了,覺得即使不能取勝也不會戰敗,隻是你們有沒有站在蒙古的角度想,蒙古與大宋滅了金人後蒙古為什麼不退到黃河北岸,卻還要在南岸留有軍隊。”在大宋班師回朝時蒙古趁機占據了黃河南岸的幾個州縣,若是蒙古真沒想法就不會預先在邊境占據有利位置了。
李逸早就知道蒙古的打算,占據黃河南岸就相當於把整個中原抓在了手裏,黃河兩岸都是平原,騎兵在此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大宋的步兵去的人多人家就撤你追不上人家,人少他們就敢過來消滅你,即使打不過偷襲總可以吧,幾千蒙古騎兵就可以攪得幾十萬人宋軍寢食難安,最重要的糧草運輸就成為大問題。
徐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其中的關節,“李公子,你說的雖有裏隻是南岸蒙古駐紮的軍隊很少,遠不是幾十萬宋軍的對手啊?”
李逸看旁邊坐著的女子在深思,便朝她問道“這位小姐你應該知道中原的地形吧,我且問你在黃河之南蒙古的大軍能在什麼地方可以快速的直接進攻宋軍,我指的是他們的援軍。”
“快速的進攻?恐怕不能,他們要渡過黃河談何容易,朝廷就是想利用這機會才對他下手的。”
“那要是從西夏出發如何?”
那女子大驚,戰戰栗栗的指著李逸,“這,這怎麼可能,眼下蒙古正在攻打西夏,西夏不可能讓他們從自己的地盤過的。”
“那西夏亡了怎麼辦?”
“這不可能,這不可能,如果西夏亡了,那我大宋危矣。那,那我幾十萬大軍就會,就會全軍覆沒!”
徐衛已經坐不住了,這怎麼可能,但是看女子的表情便知此時不假,“李兄,你快快說來急死我了。”旁邊的人也是十分急切想知道答案。
“唉,徐兄,你有所不知啊,在西夏有二十萬蒙古軍隊,倘若西夏亡了這軍隊隻要一掉頭截住大宋官兵後路,後麵的援軍一渡黃河宋軍將再無後路,而且長江之北將很快被蒙軍攻占。恐怕大宋……”李逸後麵的不說大家也想的出來,大宋滅亡剩下的也就是時間問題了.李逸心想不能讓這幾十萬大軍白白送死,得想些辦法才行,“各位公子小姐,今日李某所說絕不是危言聳聽,若是真是這樣幾十萬大軍白白犧牲掉,大宋恐怕隻有任人魚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