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降生(1 / 2)

伏魔破天仙劍出,江湖紛爭數百年。

自古正邪不兩立,潮起波濤翻雲天。

——無聲淚題

淒苦人生,無盡愁腸。

相傳,在天地混沌初開之時,天與地渾然一體,無天亦無地。便在此時,在這個異度空間之中,由靈氣孕育出了一個人,名曰盤古。此人生活在如此環境之下,很是不自在。於是,他決定開天辟地。

盤古擁有毀天滅地的力量,開天辟地自然不在話下,可令人氣惱的是,這天地分開後,便很快重合,恢複混沌。盤古使盡全身的氣力連試了無數次,隻可惜還是如此。後來,盤古發現,在天地之間存在著兩股氣,一種是無上戾氣,一種是無上正氣。兩種無上之氣異性相吸,使天地恢複重合,真可謂是徒勞無功。

盤古見狀,隻得將這兩種氣盡收於自己的雙眼,怎料兩種氣的威力如此之大,盤古用盡了最大的力量才勉強將其鎮壓。但是此時筋疲力盡的他早已油盡燈枯。在他臨死之際,他用剩餘的力量撐起了天地,是天地就此分開。而他本人就此倒下。

盤古死後,其身軀化成了起伏山脈,其四肢化成江海河流,而其雙眼,化成了兩顆仙玉,一顆蘊含著無上戾氣,一顆蘊含著無上正氣,彼此佇立在這天地之間。

時間如同流水般流逝,不知過了多少年,在這個被後人稱為太清元年的時期,這個世間開始出現了人。雖然當時的人不多,但是出現了許多奇人,這些人,被後世所望塵莫及,被後世所敬仰。其中有一名奇人,後人稱之為太清始祖。

太清始祖喜歡雲遊四海,以天下為家。當其經過蠻荒神州之時,在起伏山巒中,發現了在一座最高峰的山頂上,氣場非常之強烈。太清始祖很是好奇,便爬上了山頂之上,他一看便發現了在那佇立著兩顆仙玉。太清始祖大為欣悅,拾起這兩顆仙玉,將這兩顆仙玉打造成了兩把仙劍,將蘊含著無上戾氣的仙劍名為破天劍,將蘊含著無上正氣的仙劍名為伏魔劍。

說來令人驚歎,破天劍與伏魔劍就像是注定的敵人,破天劍有毀天滅地的力量,而伏魔劍可誅殺一切邪惡黑暗,並可以恢複破天劍所造成的破壞。太清始祖以這兩把仙劍自豪。在他活了兩百多歲的時候,太清始祖將兩劍分別放在兩座相距很遠的大山上,其這樣做的用意,至今無人得知。

之後太清始祖便如人間蒸發,銷聲匿跡。有人說他不老不死,已歸隱山林,有人說他已羽化升仙,有人說他已壽終正寢,到底真想如何,亦無人得知。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一直到了異清元年,中原大地,人口眾多,氣候濕潤,經濟發展。人們在滿足自身基本生活物質要求的前提下,開始了追求精神物質的步伐。

由於文化的差異和封閉性,在中原大地的南方,人們注重身體的強健,認為強壯便是完美的象征。如果一個人長得清瘦,其就會被他人唾棄,鄙視,被視為怪物。並且認為武力意味著征服,所以人們發明了一種東西,名為武藝,用來強身健體和征服他人的工具。

根據各種武藝的不同,中原大地的南方出現了各門各派,其中尤以逍遙派,馥香居,綠竹管為南方最強三大門派。而逍遙派又憑借逍遙伏龍掌法居三大派之首,千百年來可謂是獨領風騷。而各種以練武為核心的門派之總,被人稱為“武林界”。

廣大的北方地區,文化竟與南方有如此大的差異。北方的人在精神追求方麵,向往成仙。北方人認為,神仙具有非一般的法力,其能騰雲駕霧,其能使山崩地裂,其能使電閃雷鳴。而神仙的家,便在遙遠的九天之外,那裏是個世外桃源,非一般的仙境。

北方人認為,一個人要想成仙,其途徑是練氣,當氣練到登峰造極之時,便可以超脫外物,羽化飛仙。然而自從有人類以來,便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成過仙。但是人們並沒有放棄過。

由於各類的練氣方式不同,北方人亦形成了許多門派,其中以無欲寺,無道門,清真教為最強修真門派。而無道門千百年來為修真門派之首。這些以修仙為核心的門派之總,被人稱之為“修真界”。

中原大地的西方地區,是一片森林,叢山峻嶺,人稱之為黑暗之境。這裏生活著各種上古異獸,茹毛飲血,弱肉強食。而生活在這裏的人,因常年與各種異獸一起生活,殘暴之行根深蒂固。他們善於修煉各種妖術,殺生及其殘忍,為武林界和修真界所排斥和打壓,武林界和修真界恨不得除之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