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王有文開口,信手拈來,根本就不用思考,雖然隻有短短的四句,但他充滿磁性的聲音卻把人帶進了另一個世界裏。
淩軒仿佛看到了亭台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他仿佛就置身在中,幾次叫童兒去掃開,可是卻怎麼也掃不掉,太陽漸漸下山,眼看花影慢慢的引退了,可是此時月亮升起了,花影有影影綽綽,重重疊疊的出現了。
做為一個武人,連淩軒都尚且如此了,就不要說台上的那些學究和台下的那些青年才俊了,一個個都怔怔出身,沉浸當中。良久,場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王有為一首“花影”一出,立刻博得了滿堂喝彩,他練練向台下的人作輯,態度謙和。
連評委席上的那些老學究都找起來拍手叫好。
淩軒望向上官誅越,見他此時眼中也泛起了兩道光彩,雖然知道了他是什麼樣的人,不過還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接下來已經基本沒什麼懸念了,林海硬著頭皮做了一首詩之後就匆匆下台了,勝負已定,縱然你才學五車,在王有文麵前也得低下頭來。
接下來的幾輪,可能是王有文開始就太驚豔,雖然也出了幾首不錯的詩詞,但已經提不起人們多大的興趣了,都是匆匆點評之後就一筆帶過。
“最後一場,上官誅越對張翰”
隨著司儀大聲的宣讀,預示著今天的文試即將落入尾聲。
上官誅越起身,此時一身白衣勝雪,有點陰柔但卻俊美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整個人顯得有些空靈,好像是行走在世間的一位謫仙。台下不少人驚歎驚為天人。
遠處,王有文眼神泛彩,也向這裏望來。淩軒一陣惡寒。
上官誅越不語,直接走到桌子旁,放下了手中的折扇,認真的研磨起桌上的墨來,良久,提筆,奮筆疾書之後轉身就走,留下台上台下錯愕不已的眾人。淩軒看上官走了,也跟著走出了會場。
有學究好奇,命司儀前去取來。一看之後驚得直接就從位子上站了起來,急忙把那張紙傳了下去,其他的幾個學究一看也都是一驚,望了望王有文,又望了望上官離去的方向,口中喃喃自語,顯得很是激動。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那一場也不知道是結果怎麼樣,淩軒隻知道他們兩個走出文會的會場之後,整個會場都爆發出了震天的喝彩聲。
當這首詩被司儀大聲念出來之後,全場寂靜,接下來便爆發出陣陣喝彩聲,比之剛才王有文的還要來的強烈。王有文丹鳳眼中光彩熠熠,此時嘴角也帶著一絲笑意,望著上官誅越離去的方向,良久,轉身離開。
這一天,兩個人,技驚四座。(稍後會更一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