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離別(1 / 1)

司徒俊顯得有些別扭,之前和淩軒玩在一起的時候還沒怎麼發覺,剛才上官在台上的那一刻,才突然發現原來上官誅越長的是那麼的驚豔,一朵紅雲不自覺的飄上了司徒俊的雙頰。

淩軒大笑他沒出息,讓他差點恨不得找個坑鑽進去。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王有文此刻像是心有所感,一雙丹鳳眼中流轉光彩,像是看穿了屏風後麵的佳人,緩緩的開口,像是在吟唱,作出了一首。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整個會場此時都很安靜,隻能聽到屏風後麵柳詩的聲音,依然是那麼好聽,重複了一句。

評委席上,幾位老學究很是高興,這一年的文會可謂‘收獲頗豐’,出了王有文和上官誅越這兩個奇才,同時也很困擾,兩個人做的詩都很好,都是可以流傳千古的絕句,這讓他們很難做出抉擇。

場下此時也響起了嘈雜的聲音,不少人在小聲的議論,點評著兩個人作品。

“我看上官誅越能贏,他人長的俊美,詩也做得好。”

一些少女眼中冒光,一致認為最後的頭魁是上官誅越。

其中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認為王有文連續三屆都是文會的頭魁,這次一定也能奪冠。

大家都焦急的望向台上,看向屏風那,那裏此時坐著帝都的第一美女柳詩。

三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三天裏,聚集在桃園鎮的人都如潮水般退去了。文武會已經結束,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對於他們來說,這裏已經沒有可以什麼值得留戀的東西了。

對於那天發生的事情,王有文隻字不提,那天他被帶到了鎮長的府邸,出來後無論淩軒等人問起他在裏麵發生了事情,王有文都避而不答,稱隻是在鎮長府與柳詩交談了幾句而已,但還是隔著屏風,這讓司徒俊很失望,原本以為隻要可以知道了帝都的第一美女的容貌了,沒想到得到的卻是這個答案。

淩軒讓莫雷幫忙派人到小池鎮去通報一下,自己這次去帝都,就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再見到徐天這個幹爹了。

在這幾日裏,淩軒整天跟上官誅越與司徒俊廝混在一起,有風景如畫,有美酒佳肴,還有知己共飲,不可謂不快活。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王有文在文會中與上官誅越心心相惜,在文會開始不久後就熟絡了起來,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還有片刻就要闊別這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小鎮,還真是有點不舍啊。”

王有文感歎,他的老父正在親自為他打點路上的行裝,兒子要走他很不舍,但也無可奈何,帝都才是他應該去的地方。想到這,王學的眼中滾下幾滴濁淚。

桃源鎮還是一如既往的美麗,偶有孩童從麵前嬉笑打鬧而過,遠處有老者在臥柳對弈...王有文很留戀,把這些都盡收眼底,想要留住這些美好。

淩軒過去,拍了拍王有文的肩膀,此刻他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隻是希望王有文能盡快的振作起來,離鄉背井固然不舍,但有一片更廣闊的天空還等著他去飛翔。

司徒俊這個大老粗撓撓頭,他不會說話,隻能也學著淩軒的樣子過去拍了拍王有文的肩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有文兄,不必太放在心上。”

上官誅越也走到王有文的身旁,手中折扇輕搖說道。

王有文很感動,雖說認識不過短短的十數日,但是淩軒他們三個都已經把他當做好友來看。

“離別之時難免感傷,各位無需憂心,我自當振奮。”

王有文目光堅定,望著帝都的方向。

此時莫雷等人也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帶著其他的八個人往王有文的府邸趕了過來。

王有文的老父拭去老淚,命下人把東西都搬到了他麵前。零零碎碎的都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千叮嚀萬囑咐在路上小心,爹會在家中等你功成歸來的。王有文的母親等也在旁,哭得淚眼朦朧,兒行千裏母擔憂,此時也很不舍。

淩軒此時顯得有點傷感,自己何曾感受過這種家庭帶來的溫暖。此時看到王有文一家在不舍的告別,他突然發現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就沒有被關心過,有的隻是無盡的責罰和磨練。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終是在一片哽咽聲中,王有文揮別了親人,與淩軒等人踏上了前往帝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