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坎坷,一路走來,無論在什麼歲數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危險。正因如此,恐懼也會油然而生。
但,並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置身險地,他們可能隻是通過許多途徑去獲取有關“危險”的消息。可實際上,什麼是真正的危險?許多人都對它一無所知。
可能,某天上街,懷揣著的早飯錢不見了。你會很慌張,隨後變得憤怒,最終卻又會有點心有餘悸。丟錢是小,要是把自己也丟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看見,人販子用毛巾在人多密集的地方把人弄暈,然後輕鬆帶走。這一過程,沒有任何人會去阻止,受害者完全是昏迷狀態根本不能反抗。
所以危險是無法防備的?這一點肯定是錯誤的。
首先,為什麼會出現受害者?為什麼茫茫人海中偏偏挑中了“你”?這些問題的原因全都是因為受害者本身表現出的情況而定的。
雖然類似的事故在現在已經不再發生,但潛在的危險還有很多。我們首先要做到的仍然是如何保護自己。
曾經上小學的時候,家裏遇到過一次賊,遭賊偷家的前一晚我因病在家。我外婆也陪了我一天。
第二天,也就是遭賊的那天,我如同往常一樣去學校,外婆也回了自家。
等晚上我媽接我一同回家後,家裏的大門已被撬開,地上全是腳印,被褥被翻的四處都是。
當時的我完全是震驚的,根本無法想象為什麼會遭遇這種事情,但追究責任,還是出在我家大門上。
那時候裝的還不是防盜門,我家的大門由兩扇門組成,外麵是一扇鋁合金框架、用鐵絲覆蓋的門,裏麵則是一扇普通木門。
這種大門不被人踩點都難,換作我是賊,肯定也會毫不猶豫的蹲點這家。
自從這件事以後我家就裝上了防盜門。
所以,當我們想防範未知的危險時,一定要先找自身的弱點。你所表現出的脆弱麵,就是別人趁虛而入的突破口。
如果你的身邊有人看上去讓你覺得很好騙或者是很容易成為受害者,那你也一定不要害怕自己多嘴,善意的提醒可能就能埋下一顆防範於未然的種子。
說了關於物質上的危險,也是該進入正題,來聊一聊精神上的危險了。
我們認知的危險是怎樣的?令人畏懼?擔驚受怕?可能還會有人能感到期待和興奮。
當你看到一則則涉及他人性命的危險時或許是麵無表情的,可要是那個人變成你身邊的人呢?我們該如何麵對?
這些問題可能大家早在內心中假想過,舉個簡單的例子,身邊的長者不幸去世。這裏不得不提一下,我最近兩年身邊已經遇到了這樣的例子不下五次,甚至超過了五次。這些人裏沒有一位是壽終正寢的,事情都發生的很突然,根本讓人來不及反應。所幸的是,我的親人裏沒有發生這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