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到身上的債務都沒了,全家人都覺得輕鬆許多,彷如身上壓著的巨石已搬掉,走路都輕快不少。

清明臨近,嚴父接的活就多了起來,雖說每個也就賺個一兩文錢,但積少成多。且他心裏有個疙瘩,想送兒子嚴青禾去學堂讀書,不說能讀個功名出來,將來算賬做賬也是可行的,總不會太差。

嚴青禾是知道嚴父的想法的,但是他覺得沒有這個必要,私下裏,他悄悄跟古青婭說:“姐,我覺得讀書這事又費錢,也不定學出個什來,不如我在城裏尋個鋪子作夥計,待個幾年,也學個差不多了。”

無論什麼時候,讀書都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有能力的人,都不會放棄,古青婭心裏自然也想,隻不過女子閨學據說隻有城裏才有,而且隻有大戶人家的女子才有機會上。

所以聽嚴青禾這麼說,古青婭自然是不讚同的,“青禾,你怎能這般想?舉個例子,作那鋪子的夥計,可不是隨便個人去,調|教個三五年,也就學出來了,但那學堂可是一般,要看資質,且許多知識道理皆在書上,能學到多少,全憑個人,學到了是自己的,與人又不同。”

“我相信你的能力,定是能學個不同來,即使不考功名,書裏那古聖先賢的道理,也好做你日後行事的準則,拔高自己的品德,自有那有眼光的人相中,可不比當個隨人差遣的夥計好?再說了,我也想你學了後,回來教我。”

聽古青婭這一大串話,嚴青禾有些目瞪口呆,沒想到自己這個姐姐的口才這麼好,不可否認的,他在心裏比較了下兩者的區別,高下立見。

“大姐,我從來沒這樣想過。”嚴青禾這時才發覺,自己這個姐姐,好像藏得有點深,也許她比很多人都聰明。

“那現在你可以想了。”古青婭抬頭看了看天色,“行了,我們速度快一點罷,要不青螺就要被人撿光了。”

到清明節的時候,他們這一片養蠶的地區,就有吃青螺獅螺的習慣,名為“挑青”,吃完後,把殼扔屋頂上,再請人來祝祀。

因為蠶怕青條,所以這樣子的方式,就有一種求吉利平安的寓意。

所以每到要清明節的時候,青螺獅螺的價格就要漲不少,獅螺比較常見,去年他們也偷偷嚐試著在個水坑處養了,竟然收獲不錯,今年增加不少。

如今姐弟幾人主要是在撿青螺,青螺名字顏色,寓意就要更好一些,價格更貴,每年都要比個眼明手快才好。

“大姐,你說,這青螺也養試試罷,價可比獅螺高多了。”嚴青禾話是這麼說著,眼睛卻跟探照燈似的四處尋找。

“獅螺好養,青螺可不見得,所以讓你讀書,可不就是去看書嗎,指不定能尋到法子呢。”古青婭笑著說道,她對於知識的渴望,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