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謹慎起見,聞華德決定先隻調回五億的資金額度,應對目前“林地方略”,這些資金足夠收集所有籌碼。不過,想到老師要求隻半個月時間,這事還得找下麵有經驗的基金經理研究,所以,在尚誌放下電話後,聞華德就要求在各地營業部操作手,馬上召開線上會議,如何在半個月收集到足夠籌碼。
經過多方討論,大家選擇這裏資格最老、經驗最豐富,業界也有一號的私募經理人作為這次行動總策劃,最終確定開始對“林地方略”公司的籌碼收集工作。
目前國內操盤手法,以主動性吸籌方法大概分以下四類:
一、低位吸籌的:整體漲幅不大,處於低位吸籌,偶有拉伸動作的,極少出現在漲幅榜中的;既然是吸籌必然會有打壓洗盤的過程,作為散戶這個時候是不敢介入,多數會等突破點出現,去追主升浪,不會與主力玩太極。所以,即使通過主動性吸籌排序發現了它的蹤跡,散戶一般也隻能等,而不能買。
二、短期劇烈震蕩的:股價上竄下跳,比如目前階段常出現這樣的股票,這類股散戶一般不會中線持有,今天漲停明天說不定跌停,散戶非常害怕,這種狀態最容易拿到籌碼。
三、股價碎步上行的:處於拉升的前奏,比如某隻股票,在三月中旬的時候就是這種走勢,買盤活躍但股價並沒漲多少,這個時候一般散戶會有介入,但大部分時間每天隻漲1-3個點,偶爾也會在盤中出現8個點9個點的,比如三月9日、10日。這也是一種最好的短線吸籌的方式。
四、正處於主升浪的,不斷拉伸,讓買盤提高踴躍度,外盤超大於內盤,這類股經出現在主動性吸籌排行榜上,在得到關注後,被普通散戶所認可。
基本方案,大體也就是加速,進入震蕩,再加速,再震蕩,下跌,再震蕩,再拉升。當然,這種粗線條隻是基金經理的大體方案,實際上需要結合盤麵變化,通過個人對盤麵的不斷試驗,達到吸足籌碼的目的。
研究員發現,市場的的籌碼並不是很集中,多數還處於一種分散邊緣,四成的股票集中度,但是要想收集到五成的籌碼,就需要那四成的籌碼也被釋放出來,否則成本就會被推高,也縮小了未來上升的利潤空間。
基金經理決定,最終方案仍應以快速緩推為主,震蕩為輔,否則等到未來公司發布消息,怕要來不及,所以確定以目前市值來看,股價最終推到15元到20元是合理的,五成的籌碼成本控製在8元以內,給未來一個翻倍空間。
這樣,在董誌剛與陸彤第二天開盤後,就看到那隻叫“林地方略”的股票,很快從一元位被場外資金推到接近漲停,不斷反複震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直到推到第七個漲停。董誌剛所一多半的籌碼派發出去。股票亦開始慢慢回調,向下繼續打壓到百分之二十附近,董誌剛又慢慢把籌碼收集回來。股價再次被推高五個漲停,也就是說從最低點到目前,已經漲停十個。董誌剛把籌碼全部賣空,淨賺一個億。
股價開始見頂下跌,依舊是在接近跌停位置不斷震蕩,不斷籌碼,在第四個跌停開始,董誌剛開始介入,到第五個跌停時,基本把2.7億的資金重新換成籌碼。
“林地方略”此刻發布消息,進入重組,將購買近日在人工智能方麵研究新方法有突破的一家公司。股價再次上漲,連續出現八個漲停,最終董誌剛再次出盡籌碼。股價進入漫長的震蕩期,等待重組方案明朗化。
董誌剛總資金額達到近六億,去除投入的本金1.7億,十五天利潤4.3億元。
當董誌剛把這個消息告知陸彤,大家都震驚了。這哪裏是賺錢,明明是印鈔票,有人開始懷疑這種做法是不是合法了。最終同潤地產的年輕人拿出有關的法律規章,隻要不是主動操控股票,皆屬於合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