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2)

在眾多的影片裏挑挑選選, 崇華最終選中了一部情節性強, 能輕易將觀眾吸引到劇情中的電影。

她拿著碟片出來, 就看到客廳裏並沒有崔貞。她拿著碟片在原地看了空蕩蕩的沙發片刻, 走到書房門前, 果然就見崔貞坐在電腦前, 聚精會神地在看什麼。

崇華低頭看了眼手裏的碟片, 轉身放了回去。

顯然,崔貞對長陵的發掘更感興趣。

崇華對長陵裏長眠的那個人越來越好奇了。為什麼崔貞會這麼關注他?她從沒見過崔貞對什麼事這樣執迷,這絕對不是對曆史人物感興趣可以解釋的。這裏麵, 一定有別的秘密。

隻是崔貞不一定肯告訴她。想到上次看到《景帝本紀》那會,崔貞顧左右而言他地將她敷衍過去。崇華覺得,再問也沒有意義。崔貞要敷衍她, 真是太容易了, 崇華特別有覺悟。

她走過去,崔貞聽見聲響, 抬頭看她。

並不是剛才乍一聽聞景帝陵被開時的魂不守舍, 現在的崔貞清醒而理性, 就像一個對曆史感興趣的學者, 看到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帝王的陵寢被發掘, 忍不住要一探究竟。

可是崇華知道, 不是這樣的,她一開始的茫然無措、心神不寧才是她的真情流露。

崔貞和景帝,這兩個相隔千百年, 完全沒有關係的人, 卻在崇華心裏被牽連到一起,變成一個難解的謎團,謎團還像滾雪球那般越滾越大。

她的迷惑和探尋都落在崔貞眼中。知道已經讓崇華生疑,再遮掩,也隻會將這種疑慮加深。崔貞朝她招手:“崇華,過來。”

崇華走過去,崔貞等她走近了問她:“你想不想看?”

崇華毫不遲疑地馬上回答:“想!”她說完,就去搬了把椅子來放到崔貞的身邊。稍顯黯然的心情瞬間明亮了不少。崔貞雖然沒有與她坦言,但她並不排斥她自己去靠近答案。

這就很好了,說明崔貞沒有將她隔離在外。

崇華興致勃勃地跟崔貞排排坐,饒有興味地問:“挖出什麼來了?”

興許是脫離了宮廷的陰謀和殘殺,現在的崇華要開朗得多,也更積極,更活潑。崔貞手指在扶手上輕點兩下,想了一會兒,說:“是一個祔葬墓,墓主還未知。景帝朝陪葬皇陵的大臣不多,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崇華認真地看著屏幕上的畫麵點點頭。

最近這段時間天氣一直很好,晴空萬裏,烈日高懸,陵墓所在地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天氣,黃土幹燥而鬆散,一土鍬下去,能鬆鬆散散地刨出好大一塊泥。開掘出來的四邊黃土壁並不光滑,走進一條考古隊挖好的通道,裏麵呈現一個比較開闊的墓室。

這次帝王陵的發掘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考古隊的所有研究發掘都是公開的,負責攝像的顯然也是考古隊的人,非常的小心,也很內行,選擇的角度最大程度的呈現了裏麵的場景。

“咦,這個是什麼東西?”崇華指著一個大口寬腹,形狀神似金魚缸,材質看來像是銅的,但底下又有鼎一般的足的奇怪物件,驚訝地問了一句。

崔貞回答:“這是銅火鍋。”

“那麼早就有火鍋了?”

“在更早之前,就有所謂的‘五熟釜’了。”

“哦。”崇華恍然。

她問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能得到答案,畢竟這個東西的長相那麼抽象,哪裏看得出端倪,可是崔貞不止知道,還知道得很清楚。她讚歎地轉頭看了眼崔貞,再一次肯定阿貞最厲害了,什麼都知道。

古物確實很難弄明白,看著許多都是動物或植物的造型,沒有專家解說,民眾根本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崔貞見崇華看得茫然,幹脆給她解說起來:“……這個是雁魚燈,是大雁銜著一枚魚的造型,大雁的背上可以盛燈油,放上燈芯,點亮就能照明了。”這個燈的樣式很普遍,許多達官顯爵家中都有,長秋宮也有一盞。

“這是玉耳杯,是酒具,有時候,也可盛放食物。”崇華小的時候,就常把切好的肉放到這種杯裏。

“那個是銅鎮,做成小鹿的形狀了。”崔貞笑了一下,看著崇華說,“家中父母如果寵愛,孩童也會將它做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