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華首先要取的一個景是電影開篇, 琬琰、胡逸幾人開著車, 從林間快活地呼嘯而過, 驚起一林飛鳥。
背影的要求就是具有青春感和活力, 但兩旁的樹木必須厚而茂密。在城市化四處延伸的現代, 想要找到這樣的地方有些難度, 聽副導演和監製一起推薦了離城市不遠的一處山林, 崇華就帶著一幫人,收拾東西過去了。
到了那裏,果然見道路兩邊鬱鬱蔥蔥, 都是數十年的大樹。道路很長,很直,並不寬, 但能容納一輛大車通過。崇華自己拿著單反, 各種角度地拍了幾張。
這天天氣不錯,夏末之際, 陽光難得不猛烈, 溫溫煦煦的, 路麵是還沒澆上水泥的泥路, 但還算是平整, 路邊的叢草, 彎彎垂垂,飽滿蒼翠,溫煦的陽光照在路麵, 照在草上, 照在樹上,像抹上了一層金黃的光。
晚上把照片導進電腦後,崇華看著拍下的照片,照片裏的畫麵,如此靜謐,卻又如此充滿張力。這篇樹林像被停住了時光,缺少的是打破寂靜的勇者。
就是這裏了,崇華心想。
這裏地方比較偏僻,劇組一行人包了唯一的一個小旅館。小旅館的住宿環境甚至不如在莊園時的簡陋,可是在這樣一個接近純自然的環境裏,心境卻意外地十分平和。崇華在照片上看了許久,亙古不變的寂靜即將被打破,暗流洶湧,如火山爆發前般的遍布不安。她沉默地看著,突然,她像想到了什麼,從隨身攜帶的包裏取出紙筆在上麵寫寫畫畫。那張紙上已經有一小段字,崇華又劃去了一部分,中間不斷地增增刪刪,反複修改。
第二天,天氣並不如昨天適合,有點陰,崇華看了天氣預報,說是到十點前後就會豔陽高照,她不放心,特意找了當地經驗豐富的老鄉老問。老鄉沒天氣預報說得那般精確,但也是表示午前一定會開太陽。
崇華一想,幹脆晚一點再去。
等到八點,小旅館外想起一陣汽車輪胎飛速碾壓過石子的聲音,緊接著就是一聲尖銳的刹車聲。小旅館設施不好,隔音也不好,崇華住在臨街的那間,聽到聲音,估計是旅店有別的客人了,她也沒在意,畢竟她昨天就把整間旅館包下來了。店住滿了,老板自然會把後來的客人打發走。
見差不多到出發時間了,她簡單收拾了一下,走出房間,就聽到樓下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崇華皺了下眉,隔壁監製也出來了,朝樓下看了一下,又聽了會兒樓下的動靜,說:“好像也是個劇組。”
這邊就一個旅館,來得不巧肯定就沒地方住了。不過這邊常用來拍攝的地方也就那麼幾個,一般劇組拍個三兩天就會轉移,所以,一般遇上這種情況,過兩天來也就是了。
像這樣吵起來的,很少碰上。
監製也沒放心上,他點了支煙,慢吞吞的抽了一口,青灰的煙霧緩緩升騰,在煙霧中,監製開著玩笑說:“幹脆在這裏再開一家旅店得了,肯定賺。”
崇華笑了一下,沒說話,豎著耳朵留意著樓下的動靜。其他工作人員也陸陸續續從房間裏出來,聽到樓下的動靜都不是很愉快。
隱約能聽到樓下有幾聲很囂張的笑聲:“要麼你把地方騰出來,要麼就把你們店砸了!”
一個拍攝場地被其他劇組先占用是常有的事,像古裝劇,影視城就那麼幾個,要拍,多半先岔開檔期,不小心遇上了,也講個先來後到,哪怕後來者仗著投資大,資曆老,名氣高想要行方便,也得雙方負責人好好商量。這樣直接吵起來的倒是少見。
不過換句話說,能底氣那麼足,恐怕跟劇組來頭大,背景深也有關係。眾人漸漸擔憂起來,崇華朝森和使了個眼色,森和會意,轉頭找了幾個工作人員聚到一起。
沒過多久,樓梯上響起一陣劇烈的踩踏樓梯的聲音,看樣子是沒和店家談攏,想直接動粗了。
崇華摸了摸下巴,飛快地轉頭和不知什麼時候移到她身邊的森和低聲說了幾句,還沒等到森和回應,那幾個人就衝上來了。
看到走廊上站了不少人,那幾個人愣了愣,接著帶頭的一個穿著襯衫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推了推眼鏡,說:“都在?那就好。我們導演把整個旅館都包下了。不過你們是先來的,我們導演也不是不講道理,可以給你們金錢方麵的賠償。”
慢慢隱到人群裏不惹人注意的森和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估計這是崇導長那麼大第一次聽到有人說可以在金錢方麵賠償她。他手裏拿著手機,眼睛看向崇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