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1 / 2)

《和斯嘉的三百六十天》上映以後, 有一位在圈中頗具分量的知名影評人說過:“崇華是幸運的, 處女作就拍出如此佳片。但崇華也是不幸的, 因為這很可能會成為她導演生涯中永遠都無法超越的一部。”

不管是過去的曆史還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 都有無數個例子證明, 人的才華是有限的。許多人在一次一鳴驚人後就迅速的消沉下去, 再也沒有更為驚人的創舉。

影評人這段話在一段時間裏廣為流傳, 讓很多人深以為然,崇導的才華和運氣也許就在這一次耗盡了。

對於這類定論,崇華隻是一笑置之, 她當然不認為她的成就,會止步於此。

不算大的放映廳坐滿了觀眾記者和嘉賓,儀式結束, 電影開始放映。

《囚徒》從開拍以來, 風波不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奪人眼球的事, 從換角到陷入打人醜聞, 它的熱度一直沒有降下去過, 而原著粉絲對它的關注更是一直處於十分熱切的狀態。再加上影後中途加盟, 可以說大眾對這部電影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

過高的期望值對一件事物並不意味著是一件好事, 人們很可能因為期望過高, 而將實際情況看低。

略顯淺灰的晴空,從高空拍攝的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林中石子路上疾速奔馳的車, 背景音樂悠揚而低沉, 鏡頭拉近,切換到車後,飛快的車速讓汽車飛馳而過,瞬間就駛向遠方,在十字路的盡頭,越來越小。音樂也隨之低緩,電影的名字囚徒二字在屏幕上出現,崇華導演作品六個字,格外醒目。

放映室裏鴉雀無聲,開播五分鍾後,人們就被電影所營造的氛圍所感染,觀眾都沉浸到播映的內容中去。

崇華拄著扶手,單手托著下巴,她並沒有靠在椅背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幕布。電影剪輯過程中,崇華就從頭到尾看過無數遍,最終確定了眼前這個版本。但她現在仍舊專注得眼中隻有正在放映的電影。崔貞就坐在她的身邊,看了看崇華專注的側臉,又把目光聚向熒幕。

這次首映並不是帶著一批媒體、觀眾先看到電影內容,以此作為一種宣傳手段,在零點電影開始放映的時候,不止是這個播放廳,全國影院同步上映。

除了這個播放廳以外的無數電影院裏,坐著許多對這部電影寄予厚望,或對內容感興趣,或是原著鐵粉,或是崔貞的影迷,或純粹來看電影會有多偏離大眾的期待,不管是為什麼,票房高得離奇。

介於這幾年來,炒得越熱的電影越爛得讓人無力吐槽,有些專門做影評的營銷號連影評開頭都想好了:“博主花錢去看這部電影,就是為了知道它有多爛……”

可是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當電影開始,沒有人有功夫去考慮別的,所有人都被緊湊的內容,出色的剪輯,導演充滿了新意卻始終緊貼著劇情的拍攝手法所吸引。

無聊的電影總會給觀眾一種怎麼那麼長,怎麼看不完的感覺,而優秀的電影結束後,觀眾往往還沉浸在劇情之中。大家恍恍惚惚地站起來,意識卻還沒從電影中抽離,觀眾們離開座位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準備退場,就在邁出腳步的那一瞬間,片尾曲響起,所有人的動作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不約而同地靜止了。

慵懶的曲調,縹緲的嗓音,這首歌,這個聲音,猶如拖著長裙,披著蓬鬆的長發,緩緩從旋轉樓梯上走下的人,手指彈開煙灰,合著的眼輕輕掙開,氤氳、失意。那雙眼,像囚在牢籠中,那雙眼,勾住每一個見過的人的心。

直到這首充滿了老電影慵懶風格的歌最後的尾音落下,靜止的人們才像從雲端,回歸人間。

是影後!

是影後演唱的片尾曲!

分明隻是一場電影的片尾曲,卻讓人像聽了一場激情澎湃的演唱會一般振奮。

片尾曲並不在電影宣傳的內容,因此,沒有人感到過好奇,人們都以為隻是很多電影落幕後那樣一首沒有歌詞的背景音樂。在電影結束前,誰都不知道,片尾曲會是影後跨界演繹。

本該為第一時間聽到影後難得的演唱而激動的觀眾卻在振奮之後逐漸沉靜下來。這首歌不管是曲是詞,還是演繹的嗓音,唱法,都太貼合電影的主題。掙紮不出的惆悵,永遠迷失的茫然,電影裏的鏡頭飛快地閃現,原本就為沉重的結局而沉默的觀眾更加沉默,再回想情節,分明全程暖色調的畫麵,竟是滿屏的黑暗。

“從沒買過那麼值的電影票,不說電影超級好看,樓主整場都沒走神,哪怕隻為影後演唱的片尾曲呢。”

這一類話一時間鋪滿網絡。

這個時候是淩晨兩點,可是,一點都不影響網友的熱情,營銷號早就蓄勢待發,各路段子手做好準備發段子了。第二天醒來的人們看到,滿心都是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