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的眼裏海軍是貴族軍種。在粗大的主炮旁,誇大的甲板上,衣著光鮮的海軍軍官頻頻舉杯與出訪國家的達官貴人共同祝願,這的確是一番愜意的生活寫照。但是,對於普通的水兵來說,加入海軍就意味著枯燥的訓練、惡劣的居住環境、艱苦的工作崗位和飼料般的食品。所有,一般情況下水兵如果造反的話,都會投向左派的政府。沙皇的水兵如此,西班牙的水兵也如此。內戰爆發後,大部分的水兵加入了共和國政權一邊。而海軍軍官們則悲慘的多,除非他們投奔國民軍,剩下大部分人因為出生或是階級立場而被逮捕或者處死,幸存者也得不到信任。
因此,雖然共和國最大的戰列艦“海梅一世”號戰列艦已經被擊毀(詳見第13節),但是國民軍方麵並沒有積極主動地運用海軍兵力。畢竟沒有一批高素質的水兵,就算有再先進的戰艦也隻是一個擺設。而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在國民軍上層眼裏,隻要陸軍占領了馬德裏內戰就將很快結束。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要讓海軍上場。
但是到了1936年年底,殘酷的西班牙內戰已經打了半年,國民軍和共和國的陸軍已經筋疲力盡,西班牙內戰長期化的苗頭已經出現,這使得國民軍和共和國的統帥都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了海洋。因為內戰雙方的武器都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隻要切斷對方的航運就如同切斷對付的大動脈一般。
為此,共和國方麵決定派出一支以輕巡洋艦利伯塔德號(Libertad)和塞萬提斯號(tes)為主力的艦隊前往卡塔赫納灣截擊國民軍的護航編隊。這兩條巡洋艦都屬於同型艦,這一級輕巡洋艦是以英國的“E”級為母型設計的。標準排水量7975噸,最大速度34節,火力為3座雙聯裝和2座單裝152 mm主炮、4門102mm副炮、4座3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負責指揮的是烏維塔將軍(Ubieta)。
共和國方麵的算盤打得很好,如果國民軍出動戰列艦或是巡洋艦作為護航兵力,那麼就靠速度優勢甩開他們,如果國民軍的護航兵力單薄就吃掉它。也就是打得過打,打不過跑的海上遊擊戰。12月28日,烏維塔將軍帶領著2條巡洋艦和4條驅逐艦的編隊殺到了卡塔赫納灣。那裏是國民軍的軍火船經常出沒的地方。隻要擊沉一條商船,上麵運載的軍火損失往往超過一場戰鬥。
21時許,一個水兵拿著電報來到了烏維塔的麵前說道:“報告指揮官,基地來電”。烏維塔看了一眼電報,然後將電報交給其他參謀傳閱。原來根據情報,隨著意大利工程師的加入,加納裏亞斯級重巡洋艦的2號艦巴利阿裏號的建造進度大大加快,本來按計劃要在37年1月服役的該艦,現在提前整整一個月就服役。而且就在昨天,巴利阿裏號帶著另外一條輕巡洋艦海軍上將塞韋拉(Almirante Cervera)號出海了。當然,這麼大兩條船出港是沒辦法逃過潛伏情報員的眼睛,很快這個情報被送到了共和國這邊。
“諸位有什麼想法?”烏維塔指著電報問道
“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完成了巴利阿裏號“一個參謀說道,語氣帶有一點緊張。
“那還不是靠意大利人”另一參謀不屑地回答,“如果靠他們自己,我看至少要拖到明年。”
“我想知道的是諸位對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有怎麼看法,而不是對國民軍造船能力的分析”烏維塔很不客氣地打斷了這兩個參謀的爭論。其實,在烏維塔的心裏,對於巴利阿裏號這麼快的出動也有不小的吃驚。按照他原來的打算,國民軍方麵缺乏足夠的訓練有素的水兵來駕馭西班牙號戰列艦而加納裏亞斯號重巡洋艦已經交給意大利人,那麼海軍力量的對比又一次傾向了共和國這邊。
“沒想到,這些該死的意大利人”烏維塔心中暗暗罵道。現在怎麼辦?雖然在出航前,海軍總部給他的命令中明確規定遇到優勢敵艦時以保船為主,但是還沒見到敵艦,自己先逃跑那道就是一個軍人應有的表現?
“巴利阿裏號是艘條約巡洋艦,裝甲不厚,我們的6寸炮完全可以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