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喪鍾為誰而鳴(8)(1 / 2)

莫拉雖然是個老牌的職業軍人,但是他並不缺乏政治嗅覺,他明白攻占畢爾巴鄂可以為他贏得赫赫戰功,但也可能就是他軍事生涯的終點。一旦解決了北方的共和國實力,他和他的部隊就沒有理由繼續呆在北方了。莫拉相信以弗朗哥的政治水平,他一定會給自己安排一個一個尊貴但是沒有實際權力的職位。而他的部隊將被派往南方作戰,然後一定會被打散分配安排到各個不同戰區。

所以在五月上旬完成了對畢爾巴鄂的三麵包圍後(另一麵靠著開比斯灣),莫拉並不急於發起總攻,而是對於畢爾巴鄂防禦情報進行了一次又一次仔細地研究。根據投誠軍官的情報,莫拉知道共和國方麵在畢爾巴鄂的外圍一共修築了兩道防禦工事。這道工事被共和國方麵盛讚為“鋼鐵環”,可見其堅固程度。不過,在莫拉看來這兩道工事之間的縱深太淺,一般在一公裏以內,一旦突破一點就可以造成整個防線的崩潰。另外,在畢爾巴鄂周圍的山頂上,經驗老道的米爾和阿羅約還布置有火力支撐點。這些高高在上的火力點視野開闊,可以輕易地封鎖來犯者的進攻路線。他們知道自近代大炮射程增加後,城區就不再是保衛城市的決定性戰場,取而代之的是屏護城市的城郊高地。

按照莫拉和他的參謀班子的意見,他們不打算用國民軍士兵的血肉去贏得這場戰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告訴他們,對於嚴密防守而且占據地利的目標進行攻擊,火力是第一位的。所以,莫拉決定先按兵不動,等待意大利的援兵。在此期間,他請求禿鷹軍團首先奪取製空權,以便下一步大規模進攻的展開。 自1936年7月31日開始,禿鷹軍團已經在西班牙的天空廝殺了一年多時間,不過現在他們還在使用老式的雙翼戰鬥機He-51.而大名鼎鼎的BF109戰鬥機要到1937 年 7 月才出現在西班牙的戰場上。所幸的是,北線共和國的空軍力量也比較單薄。在與伊-15和伊-16的戰鬥中,憑借數量優勢和靈活的戰術,禿鷹軍團開始漸漸占據上風。到了5月底時,禿鷹軍團已經將蘇製戰鬥機趕出了畢爾巴鄂周圍的空域。於是,莫拉派來的轟炸機開始對畢爾巴鄂防線上的堅固工事進行轟炸,以起到“軟化”防線的目的。

從5月13日開始,意大利人的援兵陸陸續續抵達了畢爾巴鄂的前線。首先到達的是武裝黑衫軍第200團,其實作為裝甲突擊力量,畢爾巴鄂一線的攻堅戰並不太適合他們。接著到達的就是幾支意大利的重炮部隊。其中一個炮兵團裝備了32門e da152/45加農炮。這批老家夥是由一戰時期的6英寸艦炮改造而成,重達16.7噸,可以將一發47公斤的炮彈打到19.4公裏外。該炮射程遠,威力大,美中不足的是射速隻有可憐的1發/分鍾。另一個團裝備了24門Mortaio da 210/8 D.S攻城臼炮.這些臼炮比152/45加農炮的歲數還有大,是1900年的產品。重達5.5噸,可以將一發101.5公斤的炮彈打到8.5公裏外。這個老家夥的射速更是慢地驚人,發生一顆炮彈需要7-8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