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北地槍響(下)(2 / 2)

芒果的心理戰不光包括戰爭的心理因素,還包括戰爭中的人心理和思維過程。芒果雖然強調先進武器的重要性但是他更明白決定戰鬥勝負的是武器的操作者。戰爭真正需要摧毀的是敵人抵抗的意誌,隻有打垮了敵人抵抗的意誌,戰爭才真正獲得勝利。隻有通過出其不意的進攻,打亂敵人的“發現-判斷-決策” 循環的周轉,自然可以摧毀敵人抵抗的意誌。

實際上,芒果的思想很少是新東西。芒果強調戰場上的三要素:時間、空間、人心。這就是東方軍事理論中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東西在東方軍事理論中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對敵人以攻心為上是孫子的思想,高速度、大縱深、快節奏作戰以打亂敵人的作戰節奏是圖哈切夫斯基的思想,對於戰爭的心理問題和軍隊建設的思想,在毛選裏可以找到很多影子,但是他把這些抽象的東方軍事理論簡化成意大利軍界能容易理解的表述,這是他獨特的貢獻。當然,墨索裏尼留在他體內的演講天賦也發揮了重要的因素。

1937年7月7日,遙遠的東方,在北平市西南約15公裏的永定河上,槍聲大作。日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七七盧溝橋事變”如期發生。抗日戰爭全麵爆發。

7月8日,29軍發電中央。電告盧溝橋事變之進過。

7月9日,中共提出“願在委員長領導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

7月15日,中共中央將《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蔣介石。《宣言》提出發動全民族抗戰、實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項基本要求,重申中共為實現國共合作的四項保證。

7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來上廬山與蔣介石談判。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指出“盧溝橋事變已到了退讓的最後關頭”,“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7與18日,芒果電告空一格,“東非尚存軍火一批,如需八月前可送滬,貨款可賒”。空一格回電:“雪中送炭,滴水恩,湧泉報”。

7月19日,29軍軍長宋哲元抵達北平。

7月25日,集結於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日軍基本完成作戰部署並發出最後通牒,隨後又蓄意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對宋哲元施壓。

7月26日,宋哲元表示“自衛守土”,同時一改常態請求蔣介石派中央軍馳援平津。

7月28日,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當日夜宋哲元撤離北平。

7月29日,北平淪陷。

7月30日,天津淪陷。芒果命令意租界的駐軍提高戰備等級。向進入租界的中國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