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最後的平和(1 / 2)

至從踏上西班牙的土地開始,第6步兵師德指揮官查爾斯.梅洛蒂(elotti)將軍的表現隻好用“平庸”這個詞來形容,如果不是他的優柔寡斷,現在的第6師早已經在沐浴著地中海的海風了。但是,“平庸”並不等於“無能”或是“愚蠢”。在人民軍的大規模攻勢發起後,這位將軍還是判斷出了卡斯特裏奧特將是人民軍渡過圖裏亞河後的下一個目標。

梅洛蒂知道現在的關鍵是調集盡可能多的部隊去卡斯特裏奧特,以阻止人民軍從那裏突破並和來自泰羅尼亞的東線人民軍會師。問題的關鍵是,從那裏抽調部隊呢?弗朗哥的國民軍是靠不住了,越來越多的消息證明成建製的國民軍正投降,在這裏的國民軍已經不能再被視為一支有效防禦力量。

那麼意大利人呢?情況也很糟糕!在第六師左翼的七團要阻擋由胡安.莫德斯托指揮的人民軍第18軍的部隊。麵對來自泰羅尼亞方向的重壓,顯然那裏的部隊不能動,相反梅洛蒂認為有可能還有對該部進行增援。

負責正麵防線的九團對麵就是巴倫西亞,如果從那裏抽調部隊很可能會導致這個可以直接危險到西班牙臨時政府所在地的橋頭堡因為兵力不足而被消滅。為了保證第一支攻入巴倫西亞的軍隊是意大利軍隊,羅馬方麵特意在弗朗哥的主力撤走之後,在這一帶還保留了第六師這支勁旅。如果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放棄這個橋頭堡,這個責任不是梅洛蒂可以擔當的。因此他也很快放棄了從那裏抽調部隊的想法。

所以整個26日上午,梅洛蒂又一次展現了“猶豫不決”的本性,他的參謀班子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方案,而他一次又一次的否決方案。在這500多分鍾的寶貴時間中,他一直控製著包括師屬裝甲營在內的強大預備隊,而不是果斷地將其投入到兩翼激烈的戰鬥中去。與此相對反的是,駐守正麵戰線的九團在打退了人民軍的一次試探性攻擊後,便呆在戰壕裏繼續抽煙,打發時間。

在此期間,第六師的左右兩翼沒有得到來自第六師的任何實質性的支援,這些英勇的部隊隻得依靠有限的航空火力支援獨立迎擊人民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特別是負責第六師右翼的七團和工兵營,在他們的對麵是三個旅的國際縱隊,在40門野戰炮、10輛T-26坦克和16輛FAI裝甲汽車的掩護下國際縱隊第11、13、15旅發起了一波又一波永不停歇的攻勢。無論是伯萊答M38型通用機槍以900發/分鍾的速度潑灑著彈雨,還是定向地雷爆炸射出了500枚鋼珠形成的彈幕都無法阻止國際縱隊的緩慢而堅毅地向前推進。不過從總體上看,意大利人的戰線雖然在國際縱隊的攻勢下向後凹陷,但是戰線的整體性沒有被破壞,國家縱隊依然無法實現有效地突破。

此時,在意大利人的陣地上是常人難以忍受壓力,鋼鐵的碎屑和巨大的轟鳴在空氣中無處不在。有些意大利人開始崩潰,他們拒絕再向敵人射擊,擔心這樣會招來更加猛烈地炮火。但是大部分的意大利軍人依舊履行著他們的職責。不過哪怕最勇敢地戰士此時也在用最惡毒的語言詛咒他們的師長,大家都想知道在堅守了8個小時後,援軍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