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這扇門、那扇門(14)(1 / 2)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個道理放到軍艦上也一樣。既然這一次意大利機動部隊的目標是大名鼎鼎的皇家海軍胡德號戰巡,那麼作為指揮官的桑米格利將軍自然不敢怠慢。更何況這是來自羅馬威尼斯宮的最高指示,要是辦砸了可是會被送到利比亞去喂駱駝的哦。

蒼鷹和鷂鷹兩條航母上各有一個魚雷機大隊,合計48架布雷達Ba.65型魚雷機,這次自然是要全部上陣。不過,飛機這個玩意可是個細巧的東西,所以哪怕意大利的地勤官兵再怎麼小心地伺候著,85%的出勤率算已經算是沒不錯的成績了。這是科學規律,誰也無法改變。

跟在41架布雷達魚雷機後麵起飛的是13架雷賈尼Re2001戰鬥機,同樣是因為機械故障的原因,又有3架飛機趴窩而不能隨隊出戰了。考慮到這次出擊的作戰海域已經在人民軍岸基戰鬥機的活動範圍之內,所以這13架雷賈尼戰鬥機沒有攜帶炸彈,他們將不會客串俯衝轟炸機的角色,而是一門心思幹好“護航使者”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人民軍的伊爾-16 戰鬥機雖然在雷賈尼戰鬥機麵前是一盤菜,但是布雷達魚雷機在伊爾-16麵前也未嚐不是一道菜。

200海裏的距離對於意大利海航的全金屬單翼戰機而言也就是一個小時多一點的路程。由於是拂曉出擊,當桑米格利的機群浩浩蕩蕩抵達馬略卡島附近時,太陽才剛剛升起。初升的太陽將海麵染成了一片紅色,如他同血海一般。從東向西,沿著巴拉阿裏群島與西班牙南部海岸線之間的槽海一邊前行。一邊搜索。

一路飛來,群島上的國民軍觀察哨不時通報著英國艦隊的行蹤。可惜的是,他們提供的情報會先發到巴塞羅那的國民軍指揮部,由國民軍指揮部轉發到羅馬的海軍總部,羅馬再發給艦隊,最後由艦隊發給機群。好在作為獵手的魚雷機群速度遠遠大於作為獵物的英國艦隊,不然兜這麼大一個圈子送來的情報早就失效了。

得不得說搜索飛行是一件相當無聊的事:機群必須沿著固定航線飛行,集中一切精力去搜索千篇一律的海麵。漸漸地雷賈尼戰鬥機的發動機轟鳴聲變成了有節奏的哼哼,要不是起飛前在航母的食堂裏灌了一壺濃咖啡以致現在膀胱有些發脹,巴拉加中校覺得自己一定會睡著了。

“還是魚雷機好啊,至少有個人說說話”, 巴拉加中校心想。這時他的耳機裏傳來了沙沙聲,那是機群之間的通訊頻率,莫非前麵的飛機難道找胡德號了?

在耽擱了幾十秒鍾後,一個由6條軍艦組成的環陣出現在巴拉加中校的眼前。

“終於找到了,前後四個炮塔,兩個煙囪,中間那條大艦應該就是胡德號吧?”巴拉加中校心中一陣歡喜。於是,他打開無線電通告整個機群開始攻擊。

人類海戰曆史上的新篇章就這樣被翻開了!41架布雷達魚雷機對陣一支嚴陣以待的艦隊。

憑借著雷達的幫助,威佩爾在大約前十五分鍾前知道有一個龐大的機群從東南方向飛來。這時,哪怕用腳趾想想都知道這個機群應該是意大利人的。於是刺耳的防空警報聲響徹整個艦隊,所有的高射炮兵奔向他們的戰位。英國人用他們的高射炮和防空機槍拚命地潑撒彈雨,每條軍艦都打得震天價響,頻繁的射擊聲不停地衝擊著每一個英國水兵的耳鼓。急速地傳來的飛機馬達聲和搶炮的射擊聲混成一片細碎而鏗鏘的聲浪,從頭頂上空傾瀉下來,沿著軍艦傳開去。

相比於我們的曆史麵位上英國飛行員在1941年5月26日15時50分將自己人的謝菲爾德號當成俾斯麥並展開雷擊,這次意大利飛行員至少沒有將魚雷投向本國的軍艦。在遼闊的藍天裏,四架一組布雷達魚雷機對著英國軍艦的左右兩翼俯衝下來,薄薄的鋁色機翼和座艙上的有機玻璃在紅色的朝霞下閃耀著。在朝霞下暗淡失色的高射炮彈的彈跡,不斷從軍艦迎著從低空撲來的魚雷機飛去,並在它們附近散落。那些魚雷機則象一群無所畏懼的黃蜂,保持著低空低速的狀態,直至逼近到英國軍艦1000米以內投下了魚雷為止。

一架魚雷機沿著與軍艦幾乎垂直的方向,擦著桅杆掠過,隨後,另外三架也一閃而逝。在他們的身後是四道白色的魚雷尾跡。更多的意大利飛機在艦隊的左右重複著同樣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