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豪賭(1 / 2)

就在阿爾弗雷德帶著他的九位患難兄弟駕駛殘破的“佛羅倫薩美女”號向著法國基地展開苦難行軍時,137架P.108轟炸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已經抵達了南安普敦的上空。就像這位意大利第七轟炸機聯隊的指揮官吹噓的那樣,對於這群漂浮在空中的“鋁製巨獸”,英國人真還是沒什麼像樣的招數來應對。

在摸到比亞喬轟炸機身邊前,英國人的“噴火”和“颶風”首先必須麵對福克FW-187 的挑戰。在英軍情報官眼裏,這是一款連德國人自己也不用的“淘汰貨”。但是在空戰中,就是這樣的“淘汰貨”憑借著超越英軍主力戰機“噴火MKII” 30到50公裏/小時的速度和簡單卻有效的“俯衝---攻擊---拉起”戰術 ,將14架的英軍戰機斬於“機”下。震驚的英國人稱其為“第二次福克災難”。更讓英國人擔心的是,該機2200公裏的續航力使得意大利人的轟炸機獲得了有效的全程護航。為此,所有和FW-187交過手的英國戰鬥機駕機返回機場後的第一句都是問候那群飯桶般的情報官。

一個苦難的開始往往意外著一場災難的開始。

當英國戰鬥機飛行員千辛萬苦接近了自己的獵物-----比亞喬轟炸機時,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場更大的劫數。意大利轟炸機密集的編隊和凶悍的自衛火力,使得扛著“英七七”的“噴火”和“颶風”式戰機就像一群試圖用水果刀擊斃霸王龍的勇士。在意軍用12.7mm勃朗寧機槍彈編製起的火網中,11架英國戰鬥機被擊落,25架被擊傷。意大利用轟炸機就輕易刷新了BF109戰鬥機一直保持的英軍戰鬥機單日被擊落記錄。就像一名“噴火”飛行員後來回憶的那樣:我們是和一群被飛機帶動25000英尺的機槍手在戰鬥!

除了沒有合適武器和合理戰術的戰鬥機部隊,地麵上高炮部隊的表現也是讓人大失所望。小口徑的輕型高炮根本夠不上高高在上的意大利轟炸機編隊。三英寸的重型高炮雖然號稱射高達到28000英尺,不過因為缺乏炮瞄雷達的指引,僅僅依靠簡陋的光學設備,在對付20000英尺高空飛行的目標時就已經毫無精度可言。所以,在絕大部分的時候,英國高炮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意大利轟炸機29.5噸的硬鋁機體上鑿開幾個不起眼的小窟窿。偶有一架比亞喬轟炸機被打中,冒出黑煙,相信那一定是仁慈的上帝是對於英國人付出和收獲之懸殊實在是看不下了。戰後英國人統計過,為了擊落一架意大利的戰略轟炸機,他們需要射出30000發以上的炮彈。三萬發炮彈時個什麼概念呢?在同一時期的中國華東戰場上,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消耗的炮彈總數不過時19000發而已,而且完全可以說是拚光老底的打法。

英軍攔截無力使得馬基尼的“處女秀”相當地順利。在越過英吉利海峽的143架比亞喬轟炸機中隻有6架飛機沒有飛抵了他們的目的地------南安普敦。而在6架轟炸機中,包括阿爾弗雷德的“佛羅倫薩美女”號在內的4架都安全地返回了基地。另外一架被R·R·斯坦福德·塔克,一位在掩護敦刻爾克撤退時擊落了8架德國飛機的王牌飛行員,擊落在英格蘭的南部。還有一架迫降在英吉利海峽中,機組人員全部獲救。

在這些飛臨南安普敦的“四發怪物”龐大的身軀下麵,250公斤級的高爆炸彈、人員殺傷彈、燃燒彈、延時炸彈如雨點般落下。而這次轟炸的主要目標伍爾斯頓飛機廠更是籠罩在一片火海中。

本次空襲的重點目標伍爾斯頓飛機廠位於南安普敦的西麵工業區內,處於泰斯特河與伊欽河兩河交彙之處。從空中俯瞰,這是個很好找到的目標。和英國的其他城市類似,南安普敦的工業區都是修建於19世紀中早期。在這些被詩人威廉·布萊克稱之為“黑暗醜陋的工廠”周圍,還修了一些搖搖欲墜、擁擠狹小的木製住房,當年裏麵住的是操作笨重機器的“半技術半奴隸”勞工。現在,原來那批廉價勞動力的後代仍舊住在那裏。意大利人的空襲直接擊中了廠區,那滾滾的濃煙和熊熊的烈火像一支支巨大的火箭直衝已經被煙熏黑的天空。然後火勢開始沿著那些棚戶區,火燒連營一樣蔓延開來,直到吞噬整個工業區!

除了工業區裏的飛機廠,工業區附近的碼頭和倉庫也遭到了意軍轟炸機的嚴重破壞。作為一座港口城市,南安普敦的製造業依靠的原料絕大多數由外地運到這裏的碼頭。當炸彈落到這些地方時,輪船沉沒,碼頭和棧橋被炸塌,起重機倒在水裏,泄漏在水麵上的油也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