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落雷(上)(1 / 2)

深冬夜空裏,刺骨的海風呼嘯而過,鹹鹹的,讓人很不舒服,更別說趴在濕噠噠地灌木叢裏。前意大利陸戰旅上士班長,現在的國民軍遊擊隊隊員,安德雷一邊咒罵著這該死的天氣,一邊注視著東方的天空。

伴隨著極為低沉的發動機聲,一架塗著黑色偽裝色的輕型單翼飛機悄悄地出現在盟軍占領下的費羅島上空。時間是1940年12月28日。

費羅島又稱為耶羅島,位於加那利群島最西南邊,可以說是距離西班牙本土最遠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兵力上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盟軍就更不會在這裏駐紮大軍。此時,駐守在這裏的盟軍部隊是整個加那利群島7個主要島嶼中最少的,隻有一個加拿大步兵營被派到了這裏。

因為,島上沒有機場,主要的人員貨物進出都要靠船隻,所以加拿大步兵營的官兵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費羅島的北部和東部,那裏有平坦的沙灘和設施比較完備的港口,前者入侵者的坦途,後者是主要的物質通道。

但是,加拿大人怎麼也沒想到,今晚的不速之客卻是來自天上。

地麵上,一片矮灌木林後躲藏著幾名西班牙國民軍遊擊隊隊員,他們一邊正在用蒙著白布的手電向空中打出信號,一邊警覺地向著四處張望。借助著微弱的月光,遊擊隊隊員可以依稀辨別出這架飛機巨大到有些誇張的固定式起落架。這是意大利人製造的“白鸛”式聯絡機的識別特征。

“白鸛”式聯絡機是1935年卡普羅尼公司在偉大領袖墨索裏尼的授意下,非法盜版的英國“萊桑德”式聯絡機。和它的英國祖先一樣, “白鸛”式聯絡機的最大特長就是短距起降,如果在合適的逆風條件下,打開自動操控裝置,由有經驗的飛行員駕駛,它可以在 40米的距離內成功地起飛。在飛行中,所有襟翼和縫翼完全實現自動控製,無需飛行員人工操控。

這種飛機不僅可以執行空中偵察、火炮校射、接送要人和急件等常規任務,還能架設通訊線路、牽引滑翔機、滲透敵後、撤運傷員,在緊要關頭為被孤立的部隊輸送急需的彈藥、食品和醫藥等補給。尤其是在難以修築常規機場跑道的叢林、山陵和海島地區。因為性能出色,價格低廉,後來連德國人都引進許可證,由Fiesler 公司以Fi-156的名義生產了上千架。於是在芒果這個麵位,Fi-156就變成了德版的。

好了, 說完了軸心國版的“萊桑德”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在轉回到費羅島的西南部。

隻見那架“白鸛”式聯絡機逐漸降低高度、放慢速度,在矮樹林邊的一小塊空地上降落。飛機還沒完全停穩,機身一側的座艙蓋打開了,露出一顆腦袋,朝遊擊隊隊員使勁地揮著手。隨即,幾名遊擊隊員就迎了上去,在從飛機上大包小包搬下差不多一百公斤的貨物後,那個剛才和遊擊隊員打招呼的人也跳下了飛機。一跳下飛機,那人就立馬接過遊擊隊隊員遞過來的汽油桶,往飛機的郵箱裏猛灌。然後,“白鸛”式聯絡機又在極短的距離內起飛,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