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筆試的時間如約而至,各派大戰後精選出的弟子浩浩蕩蕩來到了太白峰一棟巍峨的書堂前。書堂的規模竟比青華峰的小閣樓還要寬敞闊綽幾分,到底是掌門親自掌管的雷華山主峰,與它脈自然是別樣的不同。
列隊進了書堂,弟子們被分派到不同的教室,分別進行不同科目的文字試煉。隻見一個個小房間裝潢精致,一張張桌案上筆墨紙硯擺放得整整齊齊,屋內甚至還傳來沉水香淡淡的芬芳。
在桌前坐定,試卷便分發了下來,書堂中霎時安靜了下來,眾弟子手持沾滿崇明之血的狴犴之骨在薄薄的絹帛上奮筆疾書,不一會兒,一張張絹帛便被填得滿當當的,空氣中有濃濃的血香氤氳散不開。
鍾聲響過三巡,逼出一滴心頭血滴落在絹帛上,頃刻間所有的字跡盡數消失,片刻後便出現了兩個紅色的大字——“已閱”。排成隊伍,弟子們悄無聲息地離開,而此時此刻分數便已悄然統計完畢。
玉軒殿前,五十餘名筆試弟子列隊站得整整齊齊,等待著最終成績的宣布。此時日頭正毒,還好各人皆身負修為,一時半會兒卻也受得住。沒過多久,一位端莊儒雅的白發老者手持一卷帛書,信步走到隊伍前的一個小小的漢白玉台上,開始宣讀最後的結果。
“魁首——雷華派青華峰弟子,蘭幽!”
一聲高唱,雷華派弟子中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紅著小臉,蘭幽出列來到了老者的麵前,在眾目睽睽之下接過由老者親自授予的香草與嘉獎的禮物,享盡尊榮,而周圍則是久久不停息的掌聲。片刻後,玉軒殿前的廣場上終究還是安靜了下來,老者又念了幾個名字,賜了獎賞,而後便是一個盛大而體麵的閉幕晚會。
晚會在玉華殿舉行,參會的是各派弟子代表及排名在前十五名的參賽弟子,而獲獎弟子中雷華派隻有蘭幽一人,因而獲得特許和無痕掌門一道坐在顯眼的位置。
三盞碧雲春下肚,鍾聲響過三巡,便進來了一群衣裙衣袂飄飄的舞姬,和著鍾鼓之樂翩然起舞,舞姿翩躂,似美麗的蝴蝶一般,在花間流連曼舞,蘭幽雖身為女子,卻也不由看呆了。
一舞過後,音樂聲漸漸淡了下去,倏爾便又陷於一片沉寂。片刻後,悠揚的古琴聲傳來,輕攏慢拈,玉振金聲,絲絲縷縷,繞人心魂。恍惚間,似乎來到了一處小小的山澗,清流潺潺,一如那清雅的樂聲一般,沁人心脾。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和著樂聲,一個幹淨的男聲悄然響起,聲如抽絲,穿雲裂石,音調哀怨,直教人涕泗橫流。這一曲,正是前朝蔡文姬所作的離別感懷之音——《胡笳十八拍》。
轉眼仙劍大會落下帷幕,不少人內心竟都有些舍不得,因而這《胡笳十八拍》倒也應景,不一會兒,大殿內就響起了淺淺的啜泣之聲。蘭幽想起自己已然忘卻的爹爹娘親,不由也漸漸濕了眼眶。
一曲罷了,琴師抱琴離去,大殿內響起了厚重的鍾鼎之聲,渾厚典雅,倒有幾分古意。隨著樂聲,一個清雅俊秀的青衣少年持劍而來,翩然立於高台之上,眼底流轉著淡然閑和的目光。蘭幽定睛一看,一下子便辨認了出來——原來竟是槐師兄,他來這裏幹嘛呢?
目光隨意一掃,不經意間對上蘭幽的眸子時有那麼一瞬的錯愕,隨即卻又恢複了平日裏的清冷儒雅,麵上凝起了一層薄薄的寒霜。
揮劍起舞,動作行雲流水不落窠臼,似一隻靈巧自如展翅翱翔的雪鷹。騰挪跳轉間,劍光瀲灩明滅,劍氣所指之處激起了淡淡的塵埃,俊逸而風流。陌上人如玉,君子貴如蘭,說的就是此刻的槐安子本人吧。在場的,無論閨閣少女,還是命婦人妻,皆投來傾慕的目光,但槐安子卻仿若未察,依舊一派雲淡風輕,一套劍舞之後,收勢而立,四下裏寂靜無聲。
那廂槐安子剛剛下台,這廂蘭幽卻沒心沒肺地對著麵前的烤肉大快朵頤,似乎槐師兄的劍舞格外開胃,蘭幽轉眼就將碟子裏本就不多的烤鹿肉消滅得幹幹淨淨。鹿肉沒有了,似乎是有幾分遺憾,蘭幽再次將視線投向高台時,神色有那麼一絲的哀怨,嘴角竟還沾了不少香香的油花,像極了一隻可愛的小花貓。
節目還在繼續,接下來便是一曲絲竹合奏——《雪霽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