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節(1 / 2)

燕宏揚昨日便聽雲開提了顧少謹的事情,他未料到顧知府會來的這麼快。

顧知府雖非顧氏嫡支大長房的人,卻是嫡支一係的,在顧氏族裏很說得上話,且他雖是知府,但金陵知府的含金量,卻是遠高於其它州府的。燕氏能與顧氏交好,對燕氏來說,是好事。

孫兒輩的都能看明白的事情,燕宏揚又如何看不明白?

既是決定要收下顧少謹入族學,不如把事情索性做的漂亮些。

燕宏揚笑道:“承蒙顧大人看重,顧小郎又與我家孫兒們交好,顧大人所請,安有不從?隻是話要說在前頭,燕氏族學素來不隻c讀書為重,家中子弟必要通農事和庶務。萬望燕小郎能吃得苦啊。”

顧少謹在一邊連忙表態:“老太爺請放心,小子雖不成器,卻有向學之心。小子不比府上幾位兄弟們的才學,可總想著,近朱者赤,跟著他們,定能比現在長進。家父並不指著我科考,隻學些好兒,將來能自立於世間,便是大善了。”

顧知府萬沒想到自己兒子還能說出這樣一翻有模有樣的話來,就是燕宏揚聽了都笑起來,對顧知府道:“小哥兒倒是個心思通透的。”

又考較了顧少謹幾個問題,發現這孩子雖然看著輕浮了些,為人卻也赤誠,且讀書的底子打的並不差,隻要好好教導,不怕不成器。

顧知府疏於管教兒子,沒想到燕老先生對自己兒子的評價並不差,一時又是高興,又是感激,雖然知道人家大抵是為著他麵子好看,才這麼說的,但也證明兒子真沒到不可救藥的程度。

顧少謹有句話倒是說的真話,他也不指著這小子以後能靠科舉入仕,隻盼著他一生平安順遂就好。但瞧著燕老先生這話,如果以後兒子真能下苦功夫,科考也並非一點兒希望都沒有。

顧知府忙對兒子道:“孽子,老先生大恩,還不快跪下給老先生磕頭謝恩?也不知你這小子哪裏來的福氣。”

顧知府讓顧少謹給燕宏揚磕頭,無非也就是指望顧少謹以後在燕家,燕宏揚能親自指點罷了。這卻是比在燕氏族學進學要強的多。

說實在的,顧知府並不覺得顧家族學就比燕家的差。但顧少謹不願意回族裏此其一,其二正如顧少謹說的,近朱者赤,自己兒子喜歡與燕家小兒郎們親近,顧知府瞧著燕家這幾個小郎君,便是顧家成器的子弟也不少,但顧知府也得讚一聲燕家兒郎委實出色,尤其是那燕雲洛,這妥妥又是一個燕狀元啊。

兒子能交這樣的朋友,比讀書還重要。至少和這樣出塵的兒郎交往,兒子隻會越變越好。

其三,燕雲開燕雲洛都是燕老先生的親孫子,其學業不會隻是在族學裏,這位老先生定是親自教導的,如此兒子也能跟著沾光。顧家族學是不比燕家的差,可顧家族學裏沒有燕老先生這般的當世大儒。

哪怕兒子沒有燕老先生親傳弟子的名,可有燕老先生親傳弟子之實,這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