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指了指魏巍,又對吳瘸子說道:“哥,這就是魏巍。你們還沒見過麵吧。”
吳瘸子先從櫃台上撕下一張處方紙塞進鼻孔中止住血,這才走到魏巍麵前,用欣賞的目光打量著魏巍。魏巍微微一笑,喊了聲吳哥。
吳瘸子說道:“謝謝你小魏,剛才你可是救了我一命。”
“應該的,您都救過我好幾命了。客氣啥。”魏巍說道。
吳瘸子點點頭,又問白潔道:“小潔你前一陣找過我?有啥事啊?”
“我想找個工作。還有,我要和馮奇誌離婚,你也看到了,他一喝醉了就打我。”白潔說道。
吳瘸子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馮奇誌,掏出大哥大給葛守富打了電話,把馮奇誌撒酒瘋打人開槍的事情說了,讓葛守富來處理下。打完電話,吳瘸子對白潔和魏巍說道:“小潔小魏,我先走,過幾天咱們一塊吃個飯,有啥事兒到時候再慢慢嘮,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說完轉身走了。
這幾年以來,魏巍和吳瘸子之間都是隻聞對方之名卻從未見過麵。但魏巍知道他之所以殺了七個人還能安然無恙,實是拜托了吳瘸子之力。吳瘸子生平最佩服、最感激的一個人就是白東方,他們也是最好的朋友,愛屋及烏,因為白東方對魏巍特別的關照,吳瘸子便也對魏巍很有好感。隻是兩人都沒想到,第一次見麵竟然是這樣一種境況之下,而魏巍更是出手救了吳瘸子一駕。
魏巍這時還不十分了解吳瘸子是什麼樣的人,更不知道這匆匆忙忙的一次會麵,將會讓他的畢生心願得以實現。
1991年的吳瘸子可以說已經了不得了,即使算不上是沈陽市的第一能人,但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他當時所擁有的財富,已遠遠超越普通人的想象。如果說九十年代初沈陽隻有一個億萬富翁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吳瘸子。幾年前他在白東方的遊藝廳裏放了一陣子高利貸,收獲頗豐,他意識到金融這個行業是絕對暴利的一個行業。於是他下了大力氣,不惜血本,結識了一批銀行界的朋友,後來經這些銀行界的高人指點,吳瘸子於1989年初出資成立了一家叫做“正信經貿”的皮包公司,做起了轉貸業務。
什麼是轉貸呢?現在與其類似的行為可能叫做融資租賃,但是兩者區別還是有的。具體說就是把銀行貸款再貸給別的公司,從中收取手續費或者利息差。這是無本萬利的生意,而且沒有任何的風險,因為銀行的貸款被轉貸出去之後,債權雙方已經發生了變化。舉個例子,比如吳瘸子從銀行貸款一百萬,他轉手把這一百萬貸給第三方,但是他要扣除二十萬的手續費,也就是說第三方實際到手的資金隻有八十萬,但卻要對銀行承擔一百萬本金的債務以及利息。當然,吳瘸子扣下的這筆手續費不能獨占,各方利益都得照顧到,但即使這樣,他財富的積累速度也仍然是驚人的。
那為什麼第三方不自己直接去銀行貸款呢?這與當時我國的金融政策有關,當時的私營企業、鄉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是很難從銀行直接貸款的,當時國家政策給這些企業的貸款額度很小,杯水車薪,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可是,這些蓬勃發展的經濟實體最渴求的就是資金支持,於是轉貸這種行為就應市場的需求而生了。吳瘸子成立的公司也是私營性質,他又為什麼能得到源源不斷的銀行貸款呢?因為吳瘸子能拿到主管部門的批文,因為他與各方領導的關係足夠緊密,可以輕易影響到銀行的管理者,就是這麼簡單。
到了1991年時,吳瘸子的財富已經過億了,他不但繼續做著轉貸生意,如果碰到穩妥的客戶,他也把自己的錢直接放貸出去,他已經直接開始經營信貸業務了。
上麵所說,僅僅是吳瘸子在主體社會中的成功。白東方死後,吳瘸子不但繼承了白東方的“政治遺產”,並且還加以發揚光大,他在江湖黑道上的影響力也同樣了得。道上混的人沒有不知道吳瘸子大名的,而且提起他來,人人都要說一聲仗義。吳瘸子這人也確實很仗義,單從他多年來盡心盡力照顧白潔便可得知。隻是吳瘸子的仗義與白東方不同,白東方的仗義是甘願為朋友兩肋插刀,與人相交是因為意氣相投,圖的是肝膽相照,為了兄弟他可以命都不要。而吳瘸子的仗義則是用金錢來表達,說的好聽點就是仗義疏財,道上的流氓不論相識與否,不論是哪個陣營的,在錢上碰到難處時隻要去正信公司找到吳瘸子,三五千塊錢總能拿得到手。吳瘸子也是看人下菜碟,對於名氣大的、混得好的流氓,他給的就多,對於不認識的,或者無名之輩,他也就是象征性地給一點,意思意思了事。
但無論如何,幾年下來,吳瘸子的仗義之名在沈陽道上已無人不知。但是,吳瘸子可不是黑社會,自始至終都不是,他既沒有小弟,也沒有組織自己的團夥,他與江湖中人走得再近、與白東方的關係再鐵、當年在白東方團夥裏的地位再重要,他也不是黑社會。吳瘸子這個人喜歡與人為善,相信和氣生財,不要說像劉湧那樣殺人越貨,就是打人一巴掌他都下不去手。碰到不能解決的麻煩,吳瘸子寧願受損失也不會主動選擇暴力解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白東方死後,於九十年代初被道上的流氓奉為了江湖盟主,這在八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說到家,這都是錢給鬧的。
九十年代,江湖,已經變味了。江湖,已不再浪漫,俠義情懷已是往日煙雲。江湖,正在向爭名奪利之地演變。
本文寫到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九十年代初整個沈陽的江湖格局。那時沈陽各類團夥在一百個左右,這些團夥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流氓團夥,這種團夥占了絕大多數,他們和八十年代的流氓團夥區別不大,喜歡打架,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就能大打出手,甚至不惜鬧出人命。流氓團夥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偷、搶和敲詐,規模大一點的,也涉足賭博、色情等非法行業。這些團夥規模普遍不大,人數一般在五到二十個左右,領頭的多是1983年以後崛起江湖的新生代流氓。因為年輕,這些人的經驗不足,社會關係也不夠深,所以很難成氣候。
第二種是黑社會萌芽組織,或者稱之為準黑社會,這一類是從原先的流氓團夥在九十年代初發展演變來的。此種團夥多由被打擊處理過的兩勞人員組成,這些人摔過跟頭,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和反偵察能力。這類組織的經濟來源很穩定,他們已經形成了經濟實體,而且他們賺錢的商業模式很典型,即所謂的各種“霸”,比如在農貿市場上通過暴力壟斷某種商品的交易,也就是俗稱的肉霸、菜霸、漁霸、水果霸、海鮮霸等等。這一類團夥也都有著政治保護,隻是他們的保護傘權力不大,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這類團夥隻能小打小鬧,偏居一隅,幹不成大事兒。
第三種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社會組織了。這一類的團夥資金雄厚,保護傘過硬,武力強大,組織完善,人員穩固,管理規範。他們經營的生意範疇很廣,也許合法,也許非法,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依靠暴力為其經營的生意創造有利條件,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從而獲得暴利。這種模式,可以看做是“霸”的升級版。
九十年代初,沈陽黑道上能達到黑社會標準的團夥屈指可數,一共有這麼幾個:活躍於和平區五愛市場的李俊岩,在沈陽北站經營天涯賓館的王二小,在鐵西區西下窪子木材市場當工商管理員的毛永,開辦了數家帶有賭博性質遊藝廳的吳孝南,經營著討債公司的吳炎峰。吳孝南和吳炎峰都是白東方死後各自單飛的,他們的保護傘就是吳瘸子,這倆人是當時江湖上最紅的兩位社會大哥,風頭蓋過了其他所有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