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京城的街頭巷尾,傳說紛紛。
當然玉遠也不是無緣無故做出這樣決定的,他給出的理由是,遊氏為妻不賢,三個子女都沒有教好,而且還有嫉妒之心,對曾經的正室,也不是很好,還曾經苛扣過元氏的吃穿用度,對元氏所生的女兒,也沒有一視同仁,把個嫡女生生的當成庶女招呼。
這麼幾條,而且還有府裏的證人,足以把遊氏從正室的位置上拉下來,當然玉遠也表示看在她生了三個子女的份上,對明國公府,很是有一番功勞,隻是不堪為正室而己,所以就成了他現在的平妻。
一夕之間,所有的都翻了個個,明國公府裏的下人,一個個緊閉著嘴,誰也不敢亂說話,原本他們都以為,不管怎麼爭,四小姐母女是爭不過大夫人的,必竟世子可是大夫人所生,國公爺,怎麼著也不會把大夫人怎麼辦。
所以,以往府裏發生的樁樁,件件,既便都是大夫人母女鬧出來的又如何,大夫人終究是大夫人。
可是誰曾想到,大夫人那份虛假的富貴,居然倒的這麼快,而且還是倒在一本不起眼的帳本上,這時候也有人懷疑起當時的帳本一案,隻是此案己結,涉案的錢掌櫃,一家子被趕出了京城。
其他的帳房,夥計什麼的,隻有玉紫這邊派出人手管了起來,也不是誰想傳就能傳的。
既然元氏還在明國公正室的位置上,那麼當初的一出寵妾滅妻案,也就無從追究,總是這位遊氏小家子出身,沒什麼氣度,弄出來的事而己,一時間明國公府的事算是解決了,但是遊侍郎府裏,卻象是炸了鍋似的。
遊氏女居然這麼不識體統,實在是小家敗氣,遊月雅己在議親了,立時那門原本議的馬上就要成功的交事,就做了廢。
遊氏女居然這麼不賢惠,又這麼不識大體,哪個世家,會娶這位的當家夫人,連曾經的正室都容不下,那些妾室,庶子,庶女,還不得死個光光,況且還有人說,當初明國公那些妾室之所以一下子全出事,就是和遊氏有關,連那些姨娘肚子裏的孩子都沒放過,可見其心狠手辣到何種程度。
這麼一想,別說是遊侍郎的女兒,既便是遊侍郎的遊氏一族中的其他女兒的親事,也都受了阻,現在遊氏一族中說起遊氏,個個恨透,怎麼有那麼蠢的遊氏女,都己經生下了唯一的嫡子,嫡子還坐穩了世子之位,她居然連正室夫人的位置都掉了。
而且還連累族裏所有的適婚的遊氏女,怎麼不讓幾家血緣和遊氏相近的人家,恨的咬牙切齒。
侍郎府
遊夫人臉色鐵青的往玉婷兒的院子過來,還沒到院門口,看到一個小環的身影在門口,探了探頭,就想跑回去報信,立時向身邊的一個婆子示意,婆子過去,大聲喝道:“前麵的那個丫頭,站住!夫人來了,還不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