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含淚接過這筆資金,他明白,離開這裏的意義就是去創造自己的事業。
故鄉似乎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依然是溪水潺潺,重巒疊嶂。本田宗一郎像一個農夫一樣,開始在自己熱愛的土地上精耕細作。
當時,本田宗一郎的老家隻有兩家修理廠,而本田的技術又具有絕對的優勢,所以,他很快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生意異常火暴。
生意做大之後,本田宗一郎招來幾個技術過硬的工人幫他打理生意,而自己則開始研究汽車。他明白,自己的未來不僅僅是修車,更重要的是要造日本人自己的汽車。
於是,本田宗一郎開始廢寢忘食地研究汽車,就像當年的豐田喜一郎一樣,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家庭,甚至忘記了自己的修理廠。每天天不亮,他就鑽進實驗室進行研究,一直到深夜他才睡眼蒙矓地出來。
起初,本田宗一郎致力於改造汽車。他發現,當時的汽車采用木製車輪輻條,很容易折斷。於是,他開始嚐試著用鐵製輻條來代替。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究,鐵製輻條終於誕生了。這種材質不僅僅耐磨、耐用,不易著火,還能增加汽車行駛的速度。
寫到這裏,我對日本人的創新精神非常欽佩。他們可能不習慣進行跨時代的發明,就像火車、輪船、汽車、錄音機都不是他們發明的,但卻在他們手裏發揚光大,並且以此為契機造就了偉大的公司一樣。
這樣的創新依然讓人感慨和欷歔。
本田宗一郎的發明獲得了專利,並且在汽車博覽會上廣受好評,訂單堆積如山。本田宗一郎自己也一下變成了有錢人,據說,他當時月收入達到了1,000日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到底有多“巨”呢?本田宗一郎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要成為一個每月掙1,000日元的人。沒想到,還不到三十歲,夢想就實現了。
夢想實現之後,本田宗一郎有點飄飄然,他覺著自己該好好享受一下了。於是,幾乎每天晚上,本田宗一郎的身影都會出現在各種酒館和風月場所,成為當地妓院裏最熟悉的麵孔。
如果你以為本田宗一郎熱衷於身體遊戲,不再奮發向上了,那你就錯了。他雖然放蕩不羈,但對工作和理想依舊一絲不苟。除了去妓院,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研究汽車,而且他開始研究賽車。後來,本田一手打造的賽車還在大賽中獲得了大獎,享譽全國。
在“二戰”爆發之前,本田的摩托車、汽車已經被全國認可,還成為各大賽車手的指定用車了。
但是“二戰”爆發後,這家新興的公司也難逃戰時統製的厄運。1937年,本田宗一郎成立了東海精機重工業株式會社,從事汽車活塞環的製造。但他的產品還沒有問世,就接到了政府的通知,要求這家公司停止民用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改為戰爭用卡車製造活塞環。
當時,日本軍隊最大的卡車提供商就是豐田汽車了,於是,豐田的石田退三和本田宗一郎成為了商業夥伴。
石田退三在晚年曾經寫道:“我的一生認識兩個發明狂人,一個是豐田佐吉;一個就是本田宗一郎。”
在描述豐田的故事中,我們講過石田退三曾經幫助本田宗一郎借錢的事情。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非常多,本田宗一郎根本不管生產,所有的工廠運營都讓下屬去打理,而他自己則潛心研究各種奇怪的發明創造。當然,發明是需要花錢的,而石田退三則慷慨解囊,幫助這位偏執狂實現他可能毫無意義的發明創造。
在那個年代,豐田和本田不是競爭對手,而是關係密切的合作夥伴。其實,今天,也是如此。
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本田宗一郎和豐田喜一郎的心情一樣灰暗。他們在麵對廢墟、工廠荒廢、工人四散的時候,表現得驚人的一致。
本田宗一郎把自己公司的所有股份轉賣給了豐田汽車,而他開始了賦閑的生活。
本田宗一郎天天無所事事,陪著老婆孩子坐在熱炕頭上喝酒作樂。當時酒很貴,也很匱乏,本田宗一郎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幾瓶酒精,兌了水就開喝,還時常叫上三五知己去他家吃大餐。
日子就在醉醺醺中飛逝。一年之後的一天,本田宗一郎起床,已經是中午了,太陽高照。他看了看身邊,妻子已經去打掃房間了,女兒已經上學了,隻有他自己和那瓶酒精孤單單地在一起。
他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按照本田宗一郎的理想,他應該去造汽車。可是,當時日本剛剛恢複,就算造出汽車估計也沒人買,怎麼辦呢?
本田宗一郎發現,當時日本最缺乏的東西是食鹽,而日本周圍都是海水,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缺的就是產鹽的工具。於是,本田宗一郎發明了一種電器製鹽設備,通過這個玩意,海水裏的鹽能變得又白又細,看著就想吃。
憑借這個牛發明,本田宗一郎又賺了一筆。1946年,日本經濟複蘇的苗頭已經顯露,本田宗一郎終於決定幹點正經事兒了。他開辦了赫赫有名的本田技術研究所,就是我們在本章一開頭描述的場景。
本田技研所當時還沒有立刻開始造汽車,而是什麼賺錢就造什麼,比如發電機、織布機、冰棍製造機,等等。但本田宗一郎自己卻並沒有把心思放在這些事情上麵,他還想著造自己的汽車。
可是,對當時的日本來說,造汽車是一件多麼難以實現的事情呢?第一,小汽車沒有銷量,因為沒人買得起;第二,本田自己沒錢,根本買不起設備。
本田宗一郎決定曲線救國。他從破敗的軍工廠弄回了幾個引擎,然後裝在自行車上,他對妻子說:“汽車造不出來,咱就弄一個沒有殼子的汽車。”
第二天,他媳婦騎著帶引擎的自行車招搖過市。鄰居們都很驚訝,這玩意兒既不像汽車,又不是摩托車,但跑起來還挺快。
本田夫人告訴鄰居們,這車不僅跑得快,而且價格公道,工薪階層都能消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