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稱呼(1 / 1)

網絡摘錄關於魏晉時期稱呼

作者:桃桃

一下稱呼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就是不直到五胡十六國是不是也這樣,五胡十六國的曆史很少呢!找的不多,不過看這稱呼是很別扭!

稱女子:女郎,小娘子(注意,千萬別用“小姐”一語!!!後來的北宋南宋才出現,而且是指三陪)

“女郎”

從《搜神記》可判斷晉代已經有“女郎”一詞

班問:“女郎何在?”曰:“女為河伯婦。”便敕內:“盧郎已來,可令女郎妝嚴。”且語充雲:“君可就東廊,及至黃昏。”內白:“女郎妝嚴已畢。”《搜神記》

婢女對外人也稱呼自家主人的女兒為女郎。她們不會說“我家小姐如何”,而是說“女郎如何”

在《搜神記》好像隻第三人稱。《太平廣記》裏唐朝有當麵稱呼為女郎的例子:

翱因問曰:“女郎何為者?得不為他怪乎?”美人笑不答

"小娘子"(娘子當時意思為姑娘,不是某人老婆)

《太平廣記》((劉)宋文帝元嘉三年八月,忽有一女子,衣青羅之衣,絕美,雲:“王尚書小娘子,欲來訪君”。文昭問其所以,答曰:“小娘子聞君歌詠,有怨曠之心,著清涼之恨,故來願薦枕席。”言訖而至,姿容絕世。(出《八朝窮怪錄》))

稱男子:

郎君,某郎,阿郎

"郎君"(《陳書》寄字次安,少聰敏。年數歲,客有造其父者,遇寄於門,因嘲之曰:“郎君姓虞,必當無智。”)

"某郎"(姓或者名+郎,比如獨孤郎)

"阿郎"(《南史》蕭梁時代:法和收太子圓照兄弟

三人,問圓照曰:“阿郎何以至此?”),

"小郎"指小叔子(東晉,王凝之妻謝道韞。王獻之與客談義不勝,道韞遣婢白曰:“請與小郎解圍。”(出《獨異誌》)),但我在《太平廣記》裏看到唐朝有用“小郎”指代某家小兄弟,小男孩的意思。“況小郎娘子魂識已隨足下,慕足下深矣。”

稱主人:郎主

"郎主"(《宋史》

奴客與符伍交接,有所藏蔽,可以得知,是以罪及奴客。自是客身犯愆,非代郎主受罪也。”)

外人,或者仆人稱呼主人的兒子:郎君(當時有公子一詞,但當麵一般不直接稱呼公子,而是郎君。公子多數用於第三人稱)

外人,或者仆人稱呼主人的女兒:女郎,娘子

總之,南北朝“郎君”“女郎”和後來“公子”“小姐”的用途是一樣的。

稱皇帝:陛下(第二人稱),官,官家,主上(第三人稱)

官家(《南史》時大球年甫七歲,聞而驚,謂母曰:“官家尚爾,兒安敢辭?”)

對皇帝可以用“大家”的昵稱

妃子對皇帝的自稱:妾(不是臣妾)

稱王爺:大王,殿下

"大王"(《晉書》楚王瑋將害汝南王亮等也。公孫宏說瑋曰:大王今舉非常事)

"殿下"(《晉書》穎召誌計事,誌曰:“趙王無道,肆行篡逆,四海人神,莫不憤怒。今殿下總率三軍)

稱縣長市長之類的地方長官:府君(《晉書》時於時會稽內史王舒遣子允之為督護,孫氏又謂潭曰:“王府君遣兒征,汝何為獨不?”)

稱官員:使君,有點像“大人”(《晉書》勖諸子謂係等曰:“我與卿為友,應向我公拜。”

勖又曰:“我與尊先使君親厚。”

係曰:“不奉先君遺教。公若與先君厚,往日哀頓,當垂書問。親厚之誨,非所敢承。”)(這段非常有價值,連著幾個稱呼:公,尊先,使君,先君)

稱亡父:先君

對外人稱父親:家君(《晉書》驎之曰:“使君既枉駕光臨,宜先詣家君。”)

太監一般被泛稱為宦者。

貶稱為閹豎。

當時人們稱親愛的會說“阿奴”

從現存資料來看漢代已有稱呼姑娘為姑子的,兩晉南北朝估計也會沿襲此稱:

漢時諸暨縣吏吳詳者,憚役委頓,將投竄深山。行至一溪,日欲暮,見年少女子來,衣甚端正。女曰:“我一身獨居,又無鄰裏,唯有一孤嫗。相去十餘步爾。”詳聞甚悅,便即隨去。行一裏餘,即至女家,家甚貧陋。為詳設食。至一更竟,忽聞一嫗喚雲:“張姑子。”女應曰:“諾。”詳問是誰,答雲:“向所道孤獨嫗也。”二人共寢息。至曉雞鳴,詳去,二情相戀,女以紫手巾贈祥,詳以布手巾報之。行至昨所應處,過溪。其夜大水暴溢,深不可涉。乃回向女家,都不見昨處,但有一塚爾。

稱府君的一般是太守

還有州君稱呼州的行政長官(刺史、州牧)

對皇帝的稱呼還有國家吧

曹操雲:使國家無孤就是說皇帝沒有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