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端 午(1 / 2)

----------------

五月五,端午節。

以前鬱歡過過兩回,皆是阿娘隨了南人風俗,也是做一樂嗬事,好叫她和姐姐有個吃口罷了。

沒想到在這魏宮,也是頗為重視的一個節日。鬱歡前世的時候,也是過過的,隻不過叔叔賀迷頗重鮮卑習俗,對於漢人這些節日,根本沒放在心上,也隻是吃吃酒而已。至於拓跋燾......有沒有和自己過過,倒有些記不清了。

最有意思的便是陳伯教會她包益智粽,係續命縷。這益智粽是以南方所產益智子和糯米為原料做成的,續命縷則是晉都建康之俗,以五彩絲絛係於臂上,辟鬼辟兵,長命百歲。

鬱歡曾經以此認為陳伯是晉人,不然如何會知曉這益智子和續命縷?不過,陳伯笑著否認,道:“伯伯是遊俠,遊俠者,四海皆往,亦四海為家,不要說是晉人的習俗,便是西域番邦的異俗,伯伯也知曉一二。”

端午節前幾日,鬱歡便托叱木兒泡了米,又拿了些藥製的益智子,想的便是在正節這天,多做些來給各宮娘娘。一來,討得主子的歡喜,日後好方便走動。二來,她還有自己的打算。這益智子入脾歸腎,是一味溫補之藥,火旺熱證多涎者忌用。拓跋嗣素食寒食散,身已燥熱,如若再食之益智子,不消幾粒,便能傷陰動火,引發他的頭眩之症,這樣一來,她便又能進太醫署煉藥了。

也怪不得鬱歡動這樣的歪心思,她手裏幾種丹藥,皆是遍尋不得的,需要找個由頭出來,才能隨意動用太醫署的藥材來煉。要知道,這些成藥,或許在下一刻遇上危險時,便是防人的毒藥,若於平時多備些,總是防患於未然。

她一而再、再而三碰著那些晦事,便是拓跋燾,她也看著極不順眼,那樣冷然有腹謀的人,總與自己過不去,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更重要的是,她現在無比迫切地希望,他不要當那個皇帝,即便她這一世與他毫無瓜葛,她也不希望他登上那無上高位,繼續那龍虎之威!

到底還是意難平。

如果,這益智粽由他送些給皇帝,會是什麼樣的後果呢?

想到這裏,鬱歡輕輕笑了,便試試罷!總不能自己在這裏憋氣半死,讓他得了樂去!

“無歡姑娘,還真是有心了,老嫗這便謝過!”拓跋燾的保母嬤嬤豆氏笑得開懷,聲音帶了幾分親近,“殿下還在太學,想必中午宮宴之時要先回寢殿,到時候也來得及品嚐一二。”

鬱歡也笑得開懷,卻稍稍一滯,語帶遲疑道:“呃,這個,要不要也給陛下嚐嚐?婢子還沒有聽說過平城宮做過這一吃食呢!”

豆氏雙掌一合,繼續著先前的笑意:“也是,隻不過無歡做了多少,夠上宮宴麼?”

“嬤嬤,這益智粽隻是個零嘴兒罷了,不要當主食的,每人至多兩個,吃多了再積住食可就不好了。如果殿下這邊想要,婢子自可多包幾個,總是夠的。”

鬱歡知曉這豆氏雖然性憨,內裏卻極為精明。上一世,把持後宮整飭宮務,可謂強腕。尤其,有一次,她還聽到豆氏說過,拓跋燾能稱帝,也是時為武城子爵的崔浩,百般勸著拓跋嗣立儲貳(太子),許久之後拓跋嗣病重之時,方才成事。

如果這一世,她先下手為強,借豆氏之手,讓拓跋燾失了君寵,結果會不會有所改變?

如果,拓跋燾不再是那座上真龍,世間至尊,她前世的不甘,會不會徹底被放下?

如果......如果.....

鬱歡本已平靜的心,突然便湧上一陣怒潮,夾雜著這一世的仇恨,翻騰不休,越來越猛,似將她要吞沒一般,一時竟透不過來氣。

豆氏聽了鬱歡的話,目光如火,向她看過來,那抹熾熱,帶著點興奮,探究,突地便令她恢複清明。

豆氏......對賀素說不上好,卻也說不上不好,叔叔賀迷極力要她向豆氏靠攏要寵,也是因為豆氏於拓跋燾來說,不似親母,勝似親母罷?

她突然便想到,這一世,也許再沒了賀素此人,或許,賀迷包括賀氏宗族都沒有了?重生之初幾年,她因為太小,沒有去探聽此類消息,後來,便不想了,其時隻覺得重活一回,不應辜負上天美意,即使平淡度日未嚐不是一種幸福。卻不料......或許,她的心裏還是有怨恨的罷?父母雙亡,那個賀之姓氏已經對她不再代表什麼,那麼,即便真有賀氏這一族,與她也再沒有任何關係。

這豆氏,可是寵著拓跋燾,既寵之,則心翼之,期翼他盡早確立地位,也是人之常情。

看到豆氏眸中盛滿某種希望的光芒,她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試探道:“如果陛下看到殿下送上這麼多新鮮的節令吃食,再讓姚皇後也食點,想必會更心悅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