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也是菲律賓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地處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西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的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一個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鬆、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合並,組成大馬尼拉市,麵積達626.58平方公裏,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而現今的馬尼拉更被評為世界級城市。
馬尼拉灣口距市區55.5公裏,海灣長8.3公裏,是一個天然良港,馬尼拉港外建有很長的防波堤,防波堤裏麵是碼頭區,碼頭建於1834年,巴石河經此入海,把海港分成了南北兩港。北港停泊近海輪船,南港停泊遠洋海輪。戴爾潘橋、瓊斯橋、麥克阿瑟橋、奎鬆橋和阿亞拉橋跨越巴石河,連接兩港的地麵交通。馬尼拉港港闊水深,現代化設施齊備,是菲律賓進出口的要地和貿易中心。
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要前來訪問,整個馬尼拉灣港口近幾日來更是熱鬧翻天,光是臨時雇用來清理港外海域垃圾的勞工就不在三百人以下。此時,各大小清理船舶仍然在港灣裏來回遊曳清理著,港口上四處懸掛著宣揚美國航母威力的標語。
這段期間,港灣中除了極少數重要商船可以停靠之外,其餘船隻都必須要開到其他港口停泊,所以港口上的來往船隻比起往日來已有了很大的減少。港口碼頭的位置,設有一個小小崗亭,那是負責清理港灣的經理部門所在。再過幾天航母就要來到,不過港灣內的清理工作卻還未完成,這讓那上了年紀的老經理有些擔憂起來,於是,緊急招聘勞工的告示又到處貼滿了整個馬尼拉的大街小巷。
然而,正當那經理心情開始急躁起來的時候,卻聽得門外有人前來應聘了,這讓他立馬便高興了起來。
是八個身強體壯的男子,看他們的衣著,算得上是窮困潦倒到急需經濟補充的漢子。
那經理原本也是一個華人,不過在菲律賓生活了這二十幾年,他的語言還算過關,於是便用一口菲律賓語言問:“Ipakitasaakinangmgapatunayngpagkakakilanlan(把身份證明給我看看!)”
慕容康可是深通多國語言的才子一個,他上前一步,用一口熟練的菲語說:“KamiaymgaSingaporeans(我們是新加坡人)。”說著便讓身後這七個人全都將身份證明遞了過來。
他們正是洛天麒一夥兒人,此來正是衝著親自勘察港灣地形情況而來。那經理一聽說他們都是新加坡人,頓時間便高興了起來。
“你們是華人?”他問。要知道在新加坡這個國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都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