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密》大熱, 火爆的勢頭一日勝過一日, 原上作為主創班底成員之一, 自然也被帶著平地飛升。國內娛樂圈另有一套規則, 影視歌壇的地位在普通觀眾的心目中也略有區分, 影壇格調最高, 其次就是電視圈藝人, 歌手再怎麼紅火,都是純粹靠嗓子和唱功吃飯的,總歸不如這些露臉霸屏的藝人讓觀眾麵熟。

之前買這部劇花大價錢的星空衛視還被業內其他電視台嘲過, 說台領導為了完成政治任務簡直不計成本,現在劇紅了,又好似一個個得了失憶症, 忙不迭追在背後討要購買重播權。購買了獨家版權的那家視頻網站反倒成了最終的贏家, 畢竟不同的電視台可以播放略慢一步的劇集來分散觀眾的收視率,網播平台卻隻有這麼一家掌握資源。合作方心滿意足, 電視劇的投資方也賺得盆滿缽滿, 花錢炒熱度更是不心痛了。

“沉重(程仲)”這一CP, 也不知道是誰先叫起來的, 總之剛一出現, 就以所向披靡的勢頭在《竊密》各大配對裏占據了一席之地。按理說男主角的桃花運那麼旺, 女一女二女三女四都毫不掩飾對他的芳心暗許,想看感情戲的觀眾們怎麼著都該滿足了。可不知道是王權拍攝時就有意為之,還是這年頭的觀眾們都太善於發現奸情, 這一男男配對CP的鋒芒, 有時甚至連官配的熱度都壓不下,尤其在網絡年輕女性群體中討論度驚人,就連宣傳方都無法割舍下如此巨大的賣點,好多次活動都刻意以此為題做賣點炒作。

炒作這個詞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咋滴,但其實隻要適度,並不會引人厭煩。觀眾們看到了自己喜歡的萌點,作品關注度也因此得到了提升,話題裏的主角們也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如同現在的原上,直至電視劇大熱之後,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事業正處在瓶頸期。

他愛音樂玩音樂,看著像是個娛樂圈老油條了,但畢竟對影視圈子沒什麼了解,對比《竊密》上映之後投來橄欖枝的作品,才意識到先前到手的一些資源有多麼假大空。雖看著都是什麼著名導演當紅明星加盟,但前後劇本的區別實在是太明顯了。原本他在圈中的定位隻不過是個歌手,雖然關注度與日倍增,但仍舊是一部像樣的影視作品都沒拿出來過,那些口口聲聲期待合作的劇組圖臉和話題,連他的演技是否合格都不在乎,能算得上是什麼誠意之作?倒是現在,幾個大IP電視劇發來的邀約,從劇本人設上就能看出是下了功夫的。

大約是在《竊密》裏紈絝貴公子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後來的角色有好些也都是這樣的定位,原上和孫漢清商量過後,還是沒有貿然去接,雖然劇組裏片酬都開得挺高,但若是下一部戲再度大爆,原上的演藝路線很可能就會被接連類似的出演給套路住,反倒不利於日後的發展。

要養團隊又要養工作室,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錢了,跟著跑《竊密》的宣傳也挺好,既有報酬也能保持熱度,和原本在劇組時還不太來往的男一號宏博展(梁鵬程扮演者),也因為炒CP的合作互相熟悉了許多。這位在圈中一直走實力路線的男星雖然話題度不如活躍的炸子雞們響亮,人脈卻不是蓋的,了解原上正在開工作室之後,便介紹原上認識了不少圈內有資源的朋友,算是照顧非常,畢竟在娛樂圈這個地方,人脈有時候可是比實力更加可貴的資源。

******

眼看他飛升在即,粉絲們喜聞樂見,自然也各種看不慣的人,先前網絡上的相關廣告的那場罵戰可不是蓋的,可眼見著熱度就被電視劇的宣傳給蓋過去了。更可氣的是,這裏頭做宣傳的還多是不要錢的觀眾粉絲,而之前為了能保持類似的話題度,明城影視在其中不知道投入了多少心血。買熱點買搜索買通稿買評論買轉發……營銷圈手段分門別類,收費當然也不會低,光隻某一著名網站不算最高點的搜索位,淡季時每日的承包價就高達幾十萬人民幣,當期若是買的人多,價格還會跟著水漲船高。加上各家媒體打點和“emma”廣告那邊找關係的費用,宋高短短月餘時間投進去幾大千萬,他是個生意人,做生意是圖賺圖回本的。

這些費用都是要算在鄒敏新電影《都市奇緣》的投資裏的,這部新劇買IP就花了不少錢,男女主演都是當紅鮮肉小花,雖然演技不咋地,可耐不住粉絲多啊,身價高得算賬時幾乎要氣死會計。名城開始拿出來的三個億資金夠多了吧?這去一點那去一點,眼看著還沒開機便花了五分之一,後期請特效團隊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加上院線啊記者啊各種亂七八糟的,可想而知最後剩在戲裏的還能有多少。宋天開始想得挺美,原上這會兒熱度高又好欺負,貼著他做營銷能省下一大筆的廣告費用,關鍵營造出老歌手被新人欺負的形象,還能賣乖做個可憐。聽任平生的歌長大的年輕人那麼多,若都因為同情他願意買電影票,最終賺翻的不還是名城嗎?

近段時間網民們有他們更加關注的主題,幾個著名營銷公司忙得不可開交,助理遞上來的新收費表裏,同樣的廣告位置身價翻漲了兩倍不止。宋天打心裏算計,電影先期的宣傳費之前一半都花在了貼炒原上上,好不容易才出了爆點,中途再換任何主題,也不會有比它更能抓人眼球了。更何況任平生與原上廣告爭端這事兒的賣點並不純粹在矛盾上,在宋高的一係列計劃中,電影進入後期製作時的落魄老歌手情懷炒作才是真正的重點,現在因為新電視劇受到好評的原因,原上熱度其實也比之前高了,再捆綁捆綁,效果說不定能比剛開始時還要好,營銷公司們開出的這個價格,認真說來也並不虧。

雖然挑這個時機博眼球未免刻意,但宋天思考過利弊,還是舍不得放棄之前花在營銷上的那筆錢。劇組呈上來的預計資金使用明細,導演兩千萬,女主演一千五百萬,男主演一千五百萬……這些大頭片酬,一個子兒都少不了,宋天翻來找去,挑揀半天,最終也隻能指著服裝和道具這些同樣占比很重的選項開刀:“省個兩千萬出來,再炒一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