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這是毋庸置疑(1 / 2)

陽城的說書人們最近很不高興。

剛開的玲瓏人巧設玲瓏計才說了沒兩天,原本應該正是最熱鬧最受歡迎的時候,結果茶樓裏酒樓裏聽眾都少了一半。

這是因為城裏來了很多外地人,雖然這些外地人不是說書人,但也搶了他們的生意。

這些人是汝南人,是他們所講的君小姐攜病弱,帶老殘,跋涉歸汝南一段書的事發地。

而更沒想到的是君小姐在汝南還有更熱鬧的故事講。

這些日子陸續有汝南以及汝南附近的人來求醫。

能跋涉這麼遠趕來看病的,必然很多是家中資產豐厚的,能保證病人路途上舒坦不至於疲憊勞累過度,病情加重。

而且能長途行路的,也必然不是什麼病重的即將要死的,那樣還沒走到陽城就沒命了。

所以得知君小姐不在陽城,雖然方承宇提供食宿,但很多人還是離開了,這些都是不缺錢財的,以及與其在這裏等待,也還有時間再去另尋名醫的。

但也有一些人留下來了,或者是沒力氣再走修整一下,或者是錢財不多已經用完的。

就是這些留下來的人閑居無事,尤其是發現陽城人竟然不知道九齡堂的厲害,是義憤填膺也是炫耀,在方家提供的居所外或者街頭,熱情的給陽城的民眾講述著九齡堂的種種事跡。

君小姐重歸舊居,嚴老爺推屋倒牆。

君小姐不退不讓,斷壁殘垣間重開九齡堂。

一諾千金,行善揚名。

殘廢人合家等死,三副藥兩行針大力重回。

嚴老娘教子,九齡堂重修。

當街巧遇故舊,君小姐強留有緣男。

“打住,打住,這個不能說。”

高談闊論的男人說出上一句故事時,被旁邊的汝南鄉親頓時喝罵。

男人這才察覺失言紅著臉咳嗽一聲。

“這個不說了。”他說道。

正聽得眼睛亮起耳朵豎起的陽城民眾頓時噓聲。

“說,說,就說這段。”他們起哄道。

“這段沒有,這段沒有。”汝南的人齊齊的擺手否認,一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神態。

君小姐是他們汝南人,不管怎麼說,當街摟抱強留一個年輕男子的事總是不光彩,他們自己家知道自己家孩子的頑劣也就罷了,在外人前還是要維護的。

“方家出多少錢請你們來啊,還分什麼能講什麼不能講,是不是沒提前編好啊。”

但在這熱鬧裏也自然少不了冷嘲熱諷。

事實上從汝南的求醫人陸陸續續到來的時候,這種質疑和嘲諷就不斷。

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畢竟君小姐是神醫這事太突然了。

每一次發生質問和嘲諷的時候,汝南的人都會不解而憤怒,雙方也因此發生口角爭執。

但隨著汝南人從陽城人口中得知有關方家這一段的各種事跡,汝南人也變的冷靜下來。

“其實你們這樣想也不奇怪。”。

這一次一個汝南人製止了鄉親同伴們爭執,站出來神情溫和的看著那邊一臉不屑的人。

“君小姐帶著方少爺剛到汝南的時候沒人相信她會真的要開醫館。”他說道,“也沒人相信她能在汝南站住腳,所以那胡貴才敢賣了房子,那嚴老爺才敢推倒了房子,因為她孤女一個,年紀又小,父母雙亡,族親皆無,這樣的一人,真的很難相信她有那種對抗欺辱的本事,這也就是所謂的以貌取人吧。”

這話讓笑鬧的人群漸漸安靜下來。

“你們對方家的種種揣測不也是如此嗎?”

他接著說道。

“因為他們是商戶,士農工商,最低賤,縱然有錢,也隻是有錢而已,怎麼可能拿著聖旨,讓那麼多官員們低頭聽從調派。”

“但是你們到底質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