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京城可去否(1 / 2)

如果說讓成國公回京述職,這也很正常,但一麵召成國公回京,一麵派來一個新的北地將領,這就意味著成國公要被調離了。

被調離啊,那豈不是意味著要奪了兵權?

皇帝還是對成國公抗旨不滿,終於要懲戒了。

以前縱然有不滿,但顧忌北地安穩不敢動成國公,現在和金人議和了,兩國停戰交好,那成國公也終於可以動一動了。

況且來接手的人是清河伯。

清河伯,那是不遜於成國公的將領,甚至原本比成國公成名更早。

當初成國公還是一員小將的時候,清河伯已經在對戰金人中屢獲大勝,聲名赫赫,隻是後來因為貪腐引發兵變,導致馬家河大敗,先帝大怒要斬殺清河伯,多虧諸官將求情才戴罪立功,從北地調職到南方平匪。

也正是如此,清河伯離開了北地,成國公朱山開始嶄露頭角,最終功成名就。

當然清河伯也沒有就此沉寂,在南方平叛剿匪無人能敵所向披靡,最終削去罪身,任淮西宣撫使,後被先帝封為清河伯。

對於一個武將來說,能得到此爵位已經是極其的厲害,但偏偏那一年同時獲得進封的還有朱山,封為成國公。

年紀比清河伯小將近十歲,成名比清河伯晚,最終爵位卻比清河伯高,這讓很多人都替清河伯不滿。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相比於剿匪平亂,在皇帝眼裏金賊更為重要,能抵製金賊讓金賊聞風喪膽的才是最厲害的。

自此後清河伯便退居淮西,開始頤養天年,直到太子病喪先帝駕崩,齊王登基為新帝,沿海海匪嚴重,新帝請清河伯出山,清河伯大敗海匪,重掌兵權。

現在不僅重掌了兵權,還再次來到北地。

十年前,清河伯被調離北地,成國公得以為將。

十年後,成國公要被調離北地,清河伯重歸為將。

這是不是就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

大廳裏一片凝滯。

“國公爺。”一個將官忍不住說道,神情有些焦急,“這可怎麼辦?”

做武將的就是這樣,有兵才有權,卸職沒兵,那就等於是沒牙的老虎。

要是真這樣回京城了,那成國公豈不是任憑皇帝處置了?

廳內看向成國公的視線雖然有個別的閃爍不定,但大多數都是關切焦急。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河伯必定要用自己的人馬,他們中很多人呢肯定要被清理一番。

二來清河伯的為人他們也是多少知道些,貪財好大喜功又獨斷專行嚴酷,要不然也不會有當初兵變的事發生。

成國公神情溫和似乎聽到這個消息無關緊要。

“既然是皇命,那就靜待吧。”他說道,“先不起程了,在定州這裏等候聖旨吧。”

他既然這樣說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說話,現在也沒心思說話,等著打聽更多的消息再議吧。

官將們都俯首應聲是,看著成國公走了出去。

“不用擔心,成國公一定有辦法的。”一個將官安慰大家說道“最不想走的也不能走的是成國公。”

是啊,這要是回去了可沒什麼好事,人人心知肚明,成國公心裏更明白。

…………………………….

“這肯定是黃誠幹的好事!”

成國公走進後宅,就聽到朱瓚拍桌子的喊聲。

他邁進室內,坐在桌子前的朱瓚忙站起來喊了聲爹。

“你也知道消息了?”成國公溫聲說道。

不僅知道了消息,知道的還更詳細,朱瓚看了眼一旁站著的君小姐。

“知道消息了,而且並不是壞消息。”她說道。

朱瓚哼了聲。

“什麼叫不是壞消息?”他說道。

君小姐看他一眼。

“瓚兒,聽君小姐說完。”成國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