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人這個名字還是很吸引人的,漸漸的眾人都回頭看,夜色火把照耀下人群讓開一條路,走出拎著劍的身材高瘦的男人。
寧炎已經好久沒有出現在人前了,但這並不代表民眾就忘記了他,甚至比以前做官時候還要出名。
這自然是因為他對抗皇帝被罷官。
民眾們可能不懂朝政的事,很多時候也不管對錯,對於他們來說一個敢跟皇帝對著幹,不惜丟官去爵的人,就是高風亮節的人,就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人,這種人是值得信賴敬佩的。
這也是為什麼禦史們最喜歡彈劾官員,尤其是成名地位越高的官員他們越愛追著彈劾,因為那可以養聲望。
寧炎的出現讓民眾暫時安靜下來。
“大人,大人。”
“金人是不是打過來了?”
他們亂亂的哭著詢問哀求。
寧炎看著他們神情肅重。
“金人有沒有打過來,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他說道,“但大家也都知道金人距離京城並不遠,先前在京東路出現,所以大家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一旁因為他的到來而稍微鬆口五城兵馬司的官員頓時緊張起來,但民眾們沒有如預料中被這種危險的告誡而嚇得更加慌亂,反而聽到這句話,似乎比事先官府一味的說沒事,說金人不會打過來的粉飾太平更讓人安心。
“那快讓我們出城吧。”民眾們紛紛哭喊道,“讓我們逃命去吧。”
“真因為危險,所以現在不能開城門,大家也不要出城。”寧炎沉聲說道,“你們想一想,如果你們出了城,在曠野裏遇到金人,難道會比這裏更安全嗎?”
他說著指了指身後的城門。
“這裏至少有高大厚重結實的城門城牆圍護。”
眾人隨著他所指看去。
京城的城牆夜色裏更顯得高大堅固。
寧炎又將手中的劍舉起,指著四周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官員,又指向城牆上披掛嚴整的守城兵。
“這裏還有兵將刀劍。”
這倒也是,不是大家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是一時間慌亂隻想逃離。
“大家稍安勿躁,有城池在有我們在,就算金人打來,也能護得大家平安。”
民眾們安靜下來,圍堵衝撞城門的也慢慢的後退。
“大家請聽從官府的安排,不要圍在城門。”寧炎說道,將劍負在身後,“我替大家守城門。”
說罷大步向城門而去,身後寧十一帶著家丁跟隨。
看著寧炎走來,圍堵在城門的民眾終於讓開路,神情稍安。
“寧大人在呢。”
“對啊,朝廷會有安排的。”
“皇帝還在呢,怎麼會讓金人打進來。”
說話聲此起彼伏,讓城門前又變得嘈雜,但這嘈雜跟先前的惶惶不同,而是讓人心安。
五城兵馬司的官員們回過神,神情也放鬆下來,開始指揮安排民眾們散開,讓他們退回到不同的街道上去歇息。
城門前的喧鬧褪去,城門上下的官兵都鬆口氣。
“還好寧大人您來了。”當值的官員一臉後怕的說道,用衣袖擦著汗,“要不然這城門就要被民眾衝垮了。”
寧炎對他點點頭。
“無需多言。”他說道,“嚴守四方警戒吧。”
官員應聲是,城門上的守兵領命散開,握緊手中的兵器對準城牆外一片漆黑的夜色,因為太過於緊張,並沒有注意到寧炎眼中的憂色。
他的出現暫時安撫了民眾,但如果………
………..
……….
此時的皇城裏,聽到皇帝寢宮裏傳來的驚呼聲,因為街上的騷亂而急急趕來皇宮稟告商議的一眾大臣再也等不及了。
他們在宮門前被攔住了好一會兒,好容易搬出先前的特例,又有老臣舉著曾經得到的禦賜的配飾之類的,禁軍才不得已開了宮門放進來,然後又被太監們攔在寢宮外,這一番折騰東方都已經發亮了。
這直接就可以上早朝了。
“陛下,陛下,不好了。”他們喊著衝進來,話音卻又猛地停下,不可置信的看著殿內。
龍床前的幕簾已經被進來的內侍掀開,燈火也點亮,照著空蕩蕩的龍床,床上整整齊齊沒有絲毫睡過的痕跡。
陛下呢?
“陛下,不見了…”有大臣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