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5:合作—團隊合作是哈佛人成功的保證(1 / 3)

法則15:合作—團隊合作是哈佛人成功的保證

羅斯福總統曾經說過:“哈佛不是孤立的哈佛。”這句話剛好指出了哈佛的一個重要品質,那就是善於進行團隊合作。在這樣一個高等學府裏,每個學員幾乎都是社會的精英,都是能夠獨當一麵的優秀人才,但是哈佛要求每一個學員都要注重團隊合作,都要主動結成同盟和夥伴關係,因為再強大的個體在社會中也是卑微的,而再卑微的團體在社會中也會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所以合作成為哈佛精神的一種直觀體現。

中國女孩高票當選哈佛“總統”的背後

哈佛是一個團隊,哈佛的本質就是共同體。

—哈佛法則

哈佛學生會主席被稱為“哈佛總統”,作為1.3萬名研究生和博士生的領導者,哈佛學生會主席的地位和名望都是無可比擬的,他不僅在校內享有很高的威望,即便在一些與政治、人文相關聯的校外活動中,也可以代表整個哈佛參與一些美國官方的活動。正因為學生會主席很重要,因此競選的過程也非常嚴苛和激烈,很多人甚至認為美國總統的選舉也不過如此。

盡管哈佛講求公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學員想要當上學生會主席著實不易,一方麵是因為語言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另一方麵則是其他國家的學員可能難以融入到美國人的生活之中。

不過2004年9月,來自中國寧波的女孩朱成卻打破了這樣的傳統,尤其是歐美學生對於學生會主席長期的壟斷。當時的她以62.7%的高支持率獲得了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學生會主席。當然,朱成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很大一方麵來源於中國的日益強大,以及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使得中國學員們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認可;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成是一個非常活潑大方的女孩,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注重團隊合作,而且她非常注重社交聯誼活動,將其和中國文化、大學知識等結合起來。

比如說,朱成常常會帶領同學和導師們學習豫劇還有太極,這些都具有典型的東方特色,尤其是中國文化的風味,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個人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她能夠在這種交流溝通中建立起信任感,而且能夠保持合作和互動。這種組織能力正是哈佛大學最為重視的團隊合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說朱成是少數願意把團隊放在第一位的中國學生,她的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事實上,來自中國的學生通常都是書呆子類型的實力派,對於社交活動、對於團隊的概念很模糊,正因為如此,很多留學生都顯得很不合群,至少東方人的內斂個性是不適合在西方文化氛圍中立足的。而朱成卻主動融入大家的生活,而且非常活躍,她的組織能力實際上正好迎合了哈佛一貫的合作傳統,這就為她登上學生會主席的位置奠定了基礎。

從這一個方麵來看,朱成的成功並不是一種運氣,盡管她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孩子,但是她對於美國文化、對於哈佛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這種理解並不是外在形式上的模仿或者盲從,而是一種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夠想辦法獲得成功。

事實上,曆屆的學生會主席都有一些共性:學習成績優秀,個人魅力突出,善於組織和領導,非常注重團隊合作,不會將個人的意誌力淩駕於眾人的利益之上。畢竟學生會主席本身就注重學生的利益訴求,本身就是一個團體,因此合作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可以說當你懂得如何去維護這種聯誼關係和相互協作的關係時,你也就抓住了哈佛精神的命脈。

因此朱成的成功實際上是對哈佛曆史情結的一種複製,她吸收了這種寶貴的經驗,遺傳了哈佛注重合作的基因。與其說朱成是一個非典型的中國女孩,倒不如說她是一個典型的哈佛女孩,可以說這隻是哈佛自己做出的一次合乎常規的選擇而已,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不是朱成,就會是另一個中國女孩,或者其他同類型的人。

在朱成成為學生會主席之後,幾乎引起所有人的熱議,大家都對這個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女孩感到好奇,當然從某些方麵來說,這種熱議已經超出了種族、膚色和個人能力的界限,很多人甚至懷疑這隻是一種用來拉攏中國市場的故意而為之的舉動,隻是哈佛為了搶奪全球市場和生源的一個方法。很多人都用一種很意外的眼光來看待朱成,我們甚至可以注意到這件事引起了一些新聞媒體的關注,這其實是沒有任何必要的,哈佛隻是選擇了一個最適合當學生會主席的學員而已,它更看重團隊意識而非種族和政治的考量,而以哈佛的名譽和聲望來看,這些考量也是完全沒有什麼必要的。

今天我們仍然用崇敬的眼光來看待哈佛,但事實上哈佛並沒有那樣神秘,它所顯示出來的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都是哈佛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你如果能夠從哈佛的根源和文化進行挖掘,就能夠發現,一切其實都是哈佛自身的合理安排。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籠統地稱之為哈佛的事務。

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度地關注哈佛做了什麼,沒有必要去關注哈佛的學生到底是誰,實際上哈佛就是一個整體,一個最龐雜的教育係統和教學機構,它的任何一個學員都隻是團隊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國籍和種族的區分,沒有性別和年齡之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哈佛式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後的原因,我們需要從中吸收營養和經驗,以此來指導自己的人生。

如果說朱成是哈佛的總統,那麼我們每一個年輕人實際上都有機會成為生活中的總統,成為各自群體中的總統,隻要我們專注於合作,具備團隊意識,願意提升自己的組織和領導能力,那麼實際上我們也就把握住了成功的方程式。威爾遜總統曾經說過:“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我致力於團結所有的美國人,是因為我服務於整個國家的夢想。”今天,我們的年輕人也可以大膽地告訴所有人:“我能夠獲得成功,隻要我始終將自己當成團隊中的一分子,並且將團隊利益置於第一位置。”如果你是一個樂於合作且具有團隊意識的人,那麼你很快能夠在團隊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由螞蟻生存法則看團隊精神

一個團隊中,如果每個人都願意為大眾的利益付出,每個人都懂得配合,那麼所贏得的生存機會一定會很大。

—哈佛法則

今天,我們一直在談論團隊合作,那麼團隊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呢?

首先是競爭力的增加,這一點毋庸置疑,即便是草率地將所有的資源相加,所獲得的力量也絕對要比個人的能量強大一些,如果合作緊密且能夠實現優勢互補的話,那麼所得到的競爭力實際上是翻倍的。

第二點就是辦事效率的提高。團隊存在的基礎通常不是簡簡單單的資源累積,不是規模的擴大,而是一係列資源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因此分工會變得日益明確,而且明顯會實現最優化的配置,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都可以充分發揮最大的優勢,這種優化配置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工作效率的提升。

團隊合作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風險的最小化,道理很簡單,當大家結成團體的時候,你原本所承擔的個人風險會分攤到所有成員的頭上,這時候一旦發生什麼不幸,那麼你所遭受到的衝擊一定會被緩解和弱化。而事實上,隨著大家的合作,對於風險的防備和思考也會更為明確,所以發生失誤的概率會變得很小。

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於團隊合作的信任和癡迷與日俱增,我們需要更多的朋友,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需要更多具備競爭力的同盟。當然團隊合作並不意味著成功,缺乏默契的團隊合作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內耗,這種不協調的合作實際上會產生很大的負麵作用,因此在團隊合作中最重要的是應該具備協作精神,具備優秀的團隊精神。

所謂的團隊精神通常包括紀律、溝通、大局觀、向心力等因素,這是一個團隊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支撐團隊合作的基本要素。而在動物世界中,我們說起團隊,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螞蟻,螞蟻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動物之一,它們的確也算是自然界最卑微和弱勢的動物,但實際上在所有動物中,螞蟻的種群數量是最龐大的,它們的生存機會和生命力也是最頑強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螞蟻是世界上最注重團隊合作的動物。

有成員負責搬運、築巢、照顧蟻卵、清理巢穴,也有成員負責打仗和防衛,還有成員負責生產,一切都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你興許會認為這是人類社會才有的配置方式,事實上這隻是螞蟻世界的一部分。要知道螞蟻的辦事效率可能是動物世界中最高的,它們不僅分工明確,而且相互配合,比如合作搬運比自身重出好多倍的食物,比如共同抗擊入侵者和獵食者。在亞馬孫叢林中,大量的螞蟻常常一同出去覓食,所經之處無一不是一片荒蕪,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難以幸免。不僅如此,螞蟻在覓食的過程中會分散行動,一旦有成員發現食物,就會沿途留下化學氣味,這樣同伴們就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事實上,螞蟻的生存法則就是團隊精神,堅持團隊至上的理念使得螞蟻成為大自然中最強勢的種群之一。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威爾遜總統曾經說過:“哈佛大學不是大象,而應該是螞蟻,這才是哈佛的生存方式。”事實上,哈佛大學像螞蟻一樣注重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比如在哈佛大學中,各種各樣的團體和協會數不勝數,這些團體和協會的存在不僅僅是為學生從學校向社會過渡提供一個鍛煉的平台,而且是真真切切地形成社會關係網,這樣一來學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