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 成婚可好(1 / 2)

待到村中的十幾位老人全都聚集到山洞中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秋瑤在旁人的幫助下點了一堆篝火,所有人都圍坐在篝火旁交談著。

“謝姑娘,這秦人隻是攻城還未破城,我們卻已經躲到了這裏來,是不是有些為時過早?”一名長者說出了眾人心中的疑問,因而周圍其餘人也附和著問了起來。

“不早,並非是我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但先前我百萬楚軍士氣正盛時敗於秦人,而今百萬雄師已不足一半,士氣更是低迷,而秦人經過數月的恢複攻擊力更甚之前,因而攻城之日距破城之日並不遙遠,而破城之日幾乎就是每個郢城百姓的災難日。”先前白起滯後了屠城的時間是為了給自己希望再讓自己絕望,而今他攻破郢城,屠城必定是當下就開始進行的事情,“到那個時候再逃亡,便是為時已晚。”

一席話說完,周圍頓時都安靜了下來,過了良久,一陣嚶嚶的哭聲從一旁傳來。

“難道就沒有一點取勝的機會了嗎……這樣一來,我們的兒孫豈不是白白犧牲了……”

秋瑤心中一緊,“戰可以敗但人不能敗,他們的血不會白流,今日我們雖然敗給了秦人,但是楚國隻要有一息尚存,便一定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我們當前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好在他日發動反擊,而那些逝去的楚國子弟,便是我們反擊時最大的動力。”

秋瑤忽然覺得自己是如此虛偽而矯情,她並不清楚秦楚交戰中的詳細過程,卻是明白楚國最終仍是唯秦所滅,而她這會兒還在說著這些空有其表的話。

“可是大家都隻帶了十日的口糧……”

“十日夠了。”說話的是從方才開始一直沉默的陳婆婆,秋瑤有些訝異地轉過頭,卻見她那張布滿歲月印痕的臉埋在火堆後麵的黑暗中。

所有人都緘默下來,秋瑤沒再吭聲,她說的很對,十日就夠了,或許根本不需要十日,秦人的屠刀便會染上郢城百姓的鮮血。

這一夜過得極其漫長,春夜的風微冷,吹得火堆上的赤色明明滅滅,周圍的老人接連睡去,輕微的鼾聲此起彼伏,秋瑤卷著床單鎖在一角望著火堆出神,宋玉此時不知身處怎樣的境地,秦人攻城,楚王身邊除了個別幾個人再難找出什麼賢臣,如此一來宋玉性命必當無憂,但是那些主降之臣未免不會趁此機會落井下石,責難宋玉當初沒有投降。

秋瑤心中不覺冷笑,待數年之後秦軍伐趙,四十餘萬降兵盡數被坑殺之後,他們或許才能懂得向白起投降是多麼愚蠢的想法。

之前報信的青年成了洞裏百姓與外麵的唯一聯絡方式,卻也僅僅是每日來一次,送些幹淨的水及幹糧,多來唯恐留下蹤跡引來秦人,跟著糧食與水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個不容樂觀的消息,楚軍兵敗如山倒,三日後,那報信的青年便再也沒來了。

秋瑤本以為這些老人都會陷入恐慌之中,不料他們都是格外的平靜,然而這種平靜之後卻是無法言喻的辛酸,黑發人皆已經離開人世,白發人半個身子都入了土,這個時代的紛亂早已滄桑了他們的心,生存於世不過是履行一種與生俱來的義務,若真是麵臨滅頂之災,那種驚懼卻是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