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聽慣的搗衣聲漸漸消失於身後,秋瑤摟著秋錚,默然地坐在車中,沒有探頭去看生活了十年的山村。
秋錚很乖巧地沒有多問什麼,眯著眼睛靠在母親懷中不知在想著什麼。
秦國左庶長王齕率軍攻打趙國,趙國令老將廉頗帶兵禦敵,廉頗以守為攻,兩兵僵持了近三年。而
趙國必然難以以一己之力退敵,縱覽其餘五國,唯有楚國占國力與地利兩個條件能幫到趙國,如此一來,趙國方麵必須設法找人說服楚王發兵,而這說客的人選,多半會由食客濟濟的平原君挑選。
毛遂對此早已有了打算,本想等到趙國準備派人動身之際自薦前往,結果忽然聽說了另外一個消息,方才想到了隱於齊國的秋瑤。
景相病重。
對於秋瑤同景差之間的淵源,毛遂縱然不是十分清楚,但也略知一二,秋瑤或許不願麵對令自己失望的宋玉,但是故人病入膏肓,依秋瑤的善良性子必定會想回去看望,因而他才特意來了這麼一趟。
一路上車裏的母子都很沉默。
一月之後回到邯鄲,趙軍依舊在長平背靠著天險力抗強秦,毛遂以最快的速度將秋瑤母子安頓好,隨後重新回到平原君府上,因他此時還是平原君手底下的無名小卒,所以縱然消失兩個月也無人問津。
但是秋瑤知道毛遂終有一鳴驚人的一天。
等待的心情是煎熬的,想起景差的病,秀氣的雙眉便難以舒展,幸而有懂事的錚兒陪在身旁,隻是一想到回楚之後可能會碰見的人,她心裏便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感情。
是期待,是猶疑,是不安。
毛遂替他們安排的住處離平原君府上並不遠,為的是到時候接應起來方便。因而秋瑤偶然間出門路徑平原君府邸,正好看見毛遂在門口拱手向一華服少年作揖。
按說平原君不會這麼年輕,秋瑤見毛遂出來,便順口問了下那少年是何人,一問之下,方才大吃一驚。
原來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趙國著名將領趙奢的孫子趙括。
“趙小將軍一心抗秦的心意是好的,但是對抗久經沙場的老將,終究是稚嫩了些。”毛遂不經意歎了口氣,卻發現秋瑤的神情有些異常,“怎麼了?”
秋瑤回神,欲言又止,望了望那少年隱沒與人群中的背影,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她知道一些戰國大事件,但並不清楚事情發生的具體時間,但是秦軍伐趙,趙括請纓,這一係列的線索最終都指向一件事——長平之戰。
趙括自幼熟讀兵法,對於抗秦一事主動請纓,聲稱必將秦兵擊退,最後卻落得個全軍覆沒屍骨無存的下場,這就是紙上談兵的故事。
而後武安君白起下了死令,坑殺趙國四十餘萬軍民,血流成河。
白起,又是白起。
秋瑤白著一張臉回到自己所住的小院,將自己獨自關在房中,整個人頹然地趴在了桌上。
她深知自己無法阻止這一場殘酷的屠戮,但是這場屠殺的主宰者是白起,這對她的心靈還是造成不小的震撼。
“阿媼?”門外秋錚的聲音聽上去帶著謹慎。
如果有一天,秋錚知道自己的生父是手上染著百萬人鮮血的人屠白起,他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