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第二卷的每一章,都讓我肝腸寸斷啊,這一章寫得我自己都快哭出來了。。。
這會的狀態是躺在同學家沙發上無限唏噓地對著屏幕喝可樂。。。
酸得嗆人。。。
——————
秋瑤在營中三日,長平城內外皆化為人間地獄。原本已經接受趙軍投降的白起忽然下令,屠殺趙軍以及當地居民,隻放回五百餘人向邯鄲複命。
她能預見這一切,卻無力阻止。她不是聖人,亦不想幹涉曆史,那時鄢郢之戰她滿心憤慨,而如今她的心裏隻有滿滿的悲哀。
她什麼都做不了,隻能闔目靜躺著等待三天的過去,睡睡醒醒之間,模模糊糊感到有人停留在自己身旁,她不想睜眼去看,也不想知道外麵的情狀有多慘烈,整個人如同埋首沙中的鴕鳥,逃避現實的所有。
秋瑤離開的時候白起沒有現身,隻派了一名親衛將她送到城外的路口,空氣中飄散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秋瑤深深吸了一口氣。
他會讓自己避免目睹殺戮,卻無法除盡這漫山的血腥。
即使繞開了那片屍橫遍野的穀口,她仍然能夠看到道旁的屍體。騎著馬一臉木然地前行,,偶爾碰上幾個幸存的居民,問清邯鄲的方向,留下一些食物,已經算是仁至義盡。夜以繼日地趕路,她終於在四天之後到了邯鄲,便再沒有氣力去管別的事情,回房又睡了整整一天,開門時,正好秋錚帶著憂慮的小臉。
“阿媼,那位毛遂先生來過了,他讓我等你睡醒後把這個交給你。”秋錚有些不安地看著母親有些蒼白的臉色,將一支竹簡遞給秋瑤。
秋瑤隻看了了竹簡一眼,神情變得有些複雜,“把東西收拾下,我們要離開這裏。”
與毛遂碰麵時,秋瑤發覺他的神色也有些頹然,她深知這其中不止有趙軍戰敗的原因。途中終究是按捺不住好奇,問了毛遂,他究竟幫了趙括什麼忙,讓趙括願意帶著自己隨軍同行。
“是我教他如何說服眾人率軍禦敵的,他將這視作莫大的人情,我卻覺得自己是將他送上不歸路的罪人。”
秋瑤得到答案,默然良久。
一切都在毛遂意料中,趙王委托平原君找了數十位門客,前往楚國說服楚王出兵救援,長平一役,趙國元氣大傷,江河日下。
秋瑤無法形容回到楚國的心情,這裏,應該可以稱之為她的故土吧。她本想立即前往景差府上看望他,卻得知景差一早便進宮議事,景府的守衛早就換了不知多少批,沒有人記得她還是昔日景差的未婚妻。
記憶的長河在頃刻間決堤。
她忽然瘋了一樣想見到景差,進而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跟隨毛遂一同進入楚宮。
楚國的人沒見過趙國的使者長什麼樣,結果秋瑤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蒙混過關,跟在一堆人中進了楚宮。
而這個楚宮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鄢郢之戰,楚國潰敗,楚王收集殘餘兵力,移都陳城,一切都仿佛像做夢一般。
秋瑤第一眼就看見了位於百官之首的那個人,他仍舊是一身藍色的錦衣,隻不過顏色比原來深了不少,宋玉一身正裝站在景差身後,卻是不比景差惹眼——
除了楚王,景差是唯一一個在殿堂之上坐著的人。
秋瑤站在使者的最後,因此鮮有人注意到她,她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個坐著的背影,看著他時不時低下身子咳嗽幾聲,然後費力地與使臣交涉,熟悉的嗓音少了當年的清越,多了沉著與沙啞,心髒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揪緊,疼得她幾乎窒息。
秋瑤就這麼癡癡地看著,直到毛遂忽然抽出匕首抵上了楚王的脖子,注意力才稍稍轉移開。
楚王被這麼一驚一嚇,總算肯認真聽毛遂分析利弊,最後答應發兵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