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二一六年夏,十二歲的漢景帝已當政兩年,國泰民安,時局穩定,可見這位年幼的皇帝多麼的智慧無雙。

西南邊陲之地,交州蒼梧郡忻城縣寧江鎮正榮村,薛千霧百般無聊地躺在大榕樹的草墊上,看著不遠處的雙胞胎弟弟妹妹千雪和千霜在和村裏的小夥伴兒們玩小石頭。

你要問她一小小的村姑怎會知道這架空曆史的朝代、皇帝什麼的?!這就要追究起薛家的淵源了……

要說這薛家在正榮村還真是大有來頭,不過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交州是多數民簇雜居之地,正榮村大部分人是壯族,也有少幾家瑤族和苗族,還有像薛家這樣被發配過來的漢族。

薛家老祖薛賢在大漢朝一零七年時曾官拜至從一品的都察院左督禦使,可惜太過耿直,剛正不阿而得罪不少高官貴人,被小人使計陷害,而當時的皇帝為了玩平衡之術就這麼的放棄了老祖,然後就被發配到邊陲來了。

當時最德高望重的大師也算出了老祖的官途已盡,想要家保平安就得百年之後再來,那時薛氏會出現一個了不得的人物使而強勢崛起,榮華富貴,登峰造極。

為了這預言,這些年來薛家都忍辱負重,踏過了重重艱難險阻……但現在還是一樣的貧窮饑餓啊有沒有!!!

薛氏至今為止六代人,按族譜排名:鬆園茂盛榮千載,朗日光輝照萬年。仍健在著四代同堂。最高長官太爺爺茂書八十歲了,那一輩也隻他一個人了。

盛字輩五六十歲的基本都還在世共有六戶,榮字父輩在二十到四十多之間已發展成十二小戶。

而最小千字輩都沒成家,卻有五十多個人,就她們家就有七個了喂,她娘能生得有點兒嚇人啊有沒有。

而且隻生不養啊喂,薛千霧她爹從軍抗外敵在戰場上慷慨赴義了,她娘生雙胞胎弟妹時損了身子,撐了兩年也跟著去了。

就剩他們七兄弟姐妹,大哥薛千風才十二歲,二哥千雲十歲,三姐千雨九歲,四哥千冰七歲,她千霧才五歲,兩個雙胞胎弟弟妹妹千霜和千雪才三歲,還有五十多的爺爺盛山和奶奶何氏。

三畝薄田,收的糧不用交稅的情況下都不夠吃,還得族裏接濟。誰讓當家族長號召多生養呢,到他們這一輩的人就可以入世了,當然得人手充足才好作為咯。

當然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他們也隻是不會餓死,沒看到個個都麵黃肌瘦的嘛。

薛家能快速融入正榮村的原因是薛家承傳了百年的私塾,在這吃不飽的年代能識字是一種本事,更何況是博學多才的文人都能讓平凡人達到敬畏的程度。

雖老祖當年是罪臣,但他肯為民請命,在民間很有威望,哪怕偏遠山區。

朝廷也沒限製他的後代科舉,所以薛家執教的人都有秀才功名,當然也止於秀才就不往上考了,因為時間沒到。

但他們幾輩人也教出不少人才,小有名望,不少人慕名前來求學,可是這裏條件實在艱辛,外來的人就沒多少,而本村和附近的人束修都會給予優惠,所以根本沒多少盈利。

而現在掌管私塾的是伯爺爺那一支,太爺爺也是跟他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