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的處境,陳蘭不希望女兒沈愛也嫁這樣的一個男人。
因此,沈愛小時候總喜歡粘著燕青的時候,陳蘭滿心的不悅,又不好阻攔,她畢竟隻是個小孩子,如何跟她講這些男女之事?即使講了,她又如何能懂?
她那時遇到沈恒之的時候,已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
那天,她和母親陳氏一起上街閑逛,一夥不知從那裏來的強盜,忽然衝了過來,在街麵上橫行霸道,衝搶掠奪。行人大驚,紛紛閃避。她和母親閃的慢了,差點兒被強盜的馬匹撞倒。正在萬分危急的時候,沈恒之恰好路經此地,一聲暴喝,踢馬踏雲,抱起兩人閃到一旁。
陳蘭驚魂未定,卻又看到沈恒之出手奇快的捉住的那強盜頭目,幾拳過後,打得那強盜苦苦哀求,發誓今生今世永不踏進聊城半步。
沈恒之怒聲喝道:“快滾!”
那強盜頭目跳上馬,帶上眾人,灰溜溜的走了,果然不敢再進聊城。
從那時,陳蘭便認定了:嫁人一定要嫁給沈恒之這樣的男人,女人才會有一輩子的幸福。因此後來家中雖然千挑萬選,不知選了多少男人,她始終看不上。
時間長了,陳氏終於看出女兒有了心事,便追問她,陳蘭便對母親說:“我要嫁給那日救我的那個男人。”
陳蘭的母親陳氏無奈,便去告訴了陳老爺。陳老爺雖然家中隻有些薄產度日,卻是世代書香子弟,對那些練功的粗野之人十分的看不慣,始終不許。
陳蘭卻賭咒發誓說:“爹爹隻管不許,女兒便從此不嫁,隻留在二老身邊,伺候二老終生便了。”從此果然一心一意的呆在家中,並不出門,又不聽從別人勸告,倒像個尼姑一般的,整日默默不語。時日長了,竟憂慮成疾,奄奄一息。
陳氏看此情景,又哭又鬧:“老爺終是不許,蘭兒死了,我也不活了!”
逼得陳老爺無法,隻好任由她去,遂了她的心意。
陳氏便托了媒人,從中牽線,卻恰好沈恒之的母親見慣了這拚拚殺殺的,覺得自己兒子是個粗人,動不動便要動刀動槍的,正要一個知書達禮的女人規勸,便點頭同意了。
沈恒之卻不在意,他一心一意練武,對兒女私情並不上心,因此才蹉跎至今。聽說陳蘭一心一意的愛戀他,心中也是十分的高興,然而,這份情意卻隻藏在心中,並不說出來。
陳蘭臨上花轎之時,高高興興的,不提防父親說出一番話來,潑了她一頭的冷水:“這是你自己選的,此後但凡有不如意的事,莫要怪你母親。”
陳蘭隻顧高興,哪裏理會父親的話來,隻以為從此自己便會和心上人廂守一生,無怨無悔,便對父親說:“無論怎樣,女兒不會怪任何人的!”便興致勃勃的坐上了沈家的花轎。
到了沈家,真正過起日子來,才知道父親的先見之明:沈恒之總是家長作風,不但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家中眾人無不嚴格要求,甚至有些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