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茶餘飯後的曆史(3)(1 / 1)

前段時間很火的《軍師聯盟》,再次引起了很多人對三國的討論,同時也得感謝於和偉與吳秀波兩位叔級男神的貢獻,讓不少對曆史不感興趣的女生們也漸漸得對三國時期的曆史展開了一絲微妙的探索發現。

首先不得不說,第一集看到於和偉時,真的還是有很大的不適應,和彈幕裏很多網友們的心理是一樣的,怎麼看都覺得跳脫不出劉備的角色,這也證明於和偉在新三國裏的確把劉玄德演的很出色。所以當他以曹孟德的角色出現在熒幕裏,是會很大程度上給予觀眾一種不適應。但隨著劇情發展,這種不適應也就淡了。

再回到三國這個話題上,我們一直都說劉備一生最擅長的就是裝,若問裝什麼?當然是仁義,都言劉備會哭懂得收買人心,特別是摔阿鬥一幕,讓趙雲日後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其實這種認知完全就是一知半解。趙雲和荀彧是同一種信仰或者說是忠義,那就是比起自己每天都去麵對的主公,他們內心更忠於漢朝。在他們心理漢朝隻是衰敗,但卻未亡,誰敢僭越那就是大逆不道。曹操稱魏王,荀彧自此都沒有上朝。後來的“食盒事件”也都是為後人所知,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興兵伐吳,趙雲力勸劉備,稱主公既為皇叔,當以複興漢室為重任,放下兄弟仇恨之怨,繼續聯吳抗曹才是你該做的,後來劉備不聽勸,執意伐吳導致黃忠戰死,蜀軍被陸遜一把火燒的死傷大半,劉備自己病逝白帝城。雖然劉備其實並不隻是為報兄弟之仇伐吳,也有早想霸占東吳之野心,但在趙雲看來,劉備整天掛在嘴邊的漢室江山現在看來都是假的,不然又為何沒有跟著主公前往出征。再讓我們往前看,趙雲一開始的老板是公孫瓚,之所以跟著劉老板,也是因為所謂的複興漢室,要知道子龍的心中一直都想成為像霍去病衛青那樣的漢室忠良名將,以國家民族為先。

所以慢慢的去剝開一些細節,會發現劉備的收買人心,其實對於趙雲的忠義,是沒有起到多大用處的,他不忠於任何老板,隻忠於國家。既然說了趙雲,不得不說說他的cp——諸葛亮(不知道從何開始的cp)。

羅貫中將孔明塑造成了一個完美全能的人才,這樣的一個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名滿天下,水鏡先生等人一次次的說到“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樣的一個年輕人,卻沒有去曹魏,東吳,袁紹等處謀一事業,有一種方法是因為郭奉孝的存在,那麼當官渡之戰後,諸葛也並沒有出山啊!有人說他就是在等劉備,可為何等的是劉備這樣的老板,論地盤,金錢,勢力,那曹操,孫權,劉表,劉璋,哪個不比劉玄德更有優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看看諸葛的內心想要什麼,他想要的是一展其才華,當他在劉備麵前提出隆中對的時候,不難發現,他在草廬裏絕不隻是喝喝茶,養養花之類。他已經籌劃了許久,那麼這樣再看他的選擇就不會錯了,曹操是一代梟雄,即使擁有華麗般的軍師智囊團,但也還是主謀在己,看看孔明的老對手仲達,他熬了多久才等到機會。接著來看孫權,雖然他不是如此,但他家大業大,其兄孫策逝世前留有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張昭是孫氏三代老臣,周公謹和孫策親如兄弟,東吳軍事完全屬於他一把抓,再加上江東名士人才濟濟。縱然孔明能夠舌戰群儒,但隻要有周瑜在,諸葛就沒有出頭之日。那劉璋劉表處不是沒有星光閃耀的人物,的確如此,但很可惜這兩個人空有地盤軍隊,又是漢室宗親,奈何無大誌,注定日後被搶地盤,回過頭再去看看這個劉玄德,城不過荊州小沛,兵不過萬,可即使屢戰屢敗,仍屢敗屢戰,可見其誌,皇叔的身份又給了諸葛複興漢室之理想有了一個很好的出師之名。再看其將雖隻關張趙,但哪一個不是萬軍敵中取其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戰將,最重要一點劉備麾下沒有謀士,對於麵前這求賢若渴的劉老板,孔明心理很清楚他一加入就會獲得他想要的實權,而能幫助這個窮老板逆襲,也會讓他更有成就感,分析完這些後,你還覺得劉玄德收買了人心嗎?如果他真的有,那隻有他那兩個兄弟了,還真別說,關羽和張飛的確對這個大哥很忠義。但馬超,趙雲,諸葛亮,龐統絕不是被收買人心才加入的。馬超加入劉老板陣營完全是無路可去了,曹操是他的殺父仇人,張魯集團也是遲早被吞並的,孫權所處有呂蒙和陸遜,而且去往東吳路途遙遠,也要過劉備處。至於龐統加入完全是在孫老板那得不到重用,原因有二,其一在前麵也說了,周瑜活著就別想有機會,其二顏值太低,也不能怪孫權,他看習慣了周瑜孔明呂蒙這樣的顏值,忽然出現一個極端,換誰一下子也難接受,鬱鬱不得誌的龐士元又看到和自己其名的孔明在劉備處盡情的一展其才華橫溢,再加上魯子敬(魯肅)的推薦,索性加入了劉老板的集團,能說是收買人心嗎,所以讀懂了這些人物內心的索求,會發現劉老板的臥龍鳳雛,五虎上將,真正死心塌地忠義於他個人的隻有桃園結義的兩個兄弟。

曆史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教你的人方式不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打開的方式不對,讀懂當時的背景,以及人心,就會慢慢發現曆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