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生縣令(1 / 2)

李鈺一回到客棧便被韓浩叫住。

“你究竟幹什麼去了,身上怎麼這麼重的血腥味!”在江湖行走多年的人都對血腥味特別的敏感,而李鈺這個初哥在殺了人後又不知道掩蓋,在先天境界的韓浩看來和黑夜中的燈塔一樣的醒目。

看到李鈺呆呆的樣子,韓浩思緒百轉開始回想起剛才在客棧中的一切。當他想起張三和掌櫃的對話,韓浩想起了自己正是在半個月以前救起的李鈺的。也許那個潑皮張三就和當時的事情有關,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李鈺應該在張三那裏知道了一些線索,在想想李鈺一身的血腥味,韓浩也知道那個張三恐怕凶多吉少了。

想通了這些的韓浩並沒有去找李鈺,畢竟父母之仇不是那麼容易忘記的。但是韓浩有感到擔心,李鈺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殺心,憑借他的資質,如果等他長大了恐怕不是武林之福啊!也不知道自己教他武功是對還是錯。

想到這韓浩甩了甩頭,自己想這麼多做什麼,以後哪怕他把武林攪得天翻地覆又於自己何幹啊!

到了第二天上午,韓浩兩人草草的吃過早飯就去了縣衙為李鈺辦理戶籍手續。

雖然開國以後,太祖皇帝便下令徹查全國人口,並登記造冊,嚴格管理各地戶籍。可是對於榆林縣這樣的地處山間的窮鄉僻壤來說,皇帝的命令顯得蒼白無力。這不韓浩給辦理戶籍的小吏扔下百十兩銀子,一切都順理成章的辦好了。

也許你會問,韓浩一個獵戶哪來的那麼多的銀子啊?可是大家別忘了韓浩雖然是個獵戶,但同時也是一個先天高手。正所謂窮文富武,山中山賊比較多,韓浩就是在來的路上來的時候找附近的山賊借了些銀子。雖然過程血腥了點,但是也是你情我願的事情。最後韓浩不僅接到了需要的銀子,在走的時候,山賊頭目還一直不停的說。

“大俠,五百兩夠嗎?不夠我在給你取點!”

“過兩天就還?不用!不用!大俠你能借我們的錢是我們的榮幸,怎麼好意思讓你還呢!”

就這樣一眾山賊在韓浩借完錢以後,恭恭敬敬的將韓浩兩人送下了山。

辦完戶籍以後,本來想跟著韓浩回去的李鈺看到縣衙當中進出的書生不禁好奇的對幫他們辦理戶籍的小吏問道。

“這位大人,難道縣衙裏還有學堂嗎,怎麼進進出出這麼多的書生?”

收了韓浩百十兩銀子的小吏格外的熱情,“你有所不知,這一切要從我們縣令說起。”

榆林縣縣令名叫曹珙,建武四年的進士。可能是讀書讀多了吧,對於人情世故一點不懂,這不才被發放到榆林縣這麼個偏遠的小縣做了個知縣。

對於榆林縣的治理曹縣令並不上心,但是對於教育卻情有獨鍾。這不他上任以後,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清點縣裏的錢糧,而是把縣衙的後堂改成了書庫,以供一些讀書人來抄書謄寫。正是因為曹縣令這樣的做法人們便送了他一個“書生縣令”的名號,至於是好是壞,那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怎麼小哥也想上學讀書嗎?”

“我以前的時候也上過私塾,隻是家裏遭了變故,來投奔舅父以後才中斷了學業。”在辦理戶籍的時候,韓浩為了方便直接說李鈺是他妹妹家的孩子,前段時間村子遭了土匪父母雙亡,才投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