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啟耕大典(1 / 2)

項羽便是飛快的與淮南訂立了盟約,李哲也是很是識趣。還是項羽說的對,淮南與楚盟,那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散。都不是愚笨之人,自然是不能白白便宜了韓信。

轉眼間,便是過去了數月,已然到了正月,但是秦時卻是要避秦始皇嬴政的諱,又被稱為端月。但是,現在卻是在西楚,也是沒有這樣的條條框框了。

楚王殿,項羽雖然是將那些豪族送過來的錢糧都贈與了將士,但是那些豪族也是不能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堂堂霸王,便是住在郡守府邸之中。便是再次各家出錢出力,為項羽再蓋了一座宮殿。這次他們不在是直接捐獻錢糧,而是直接先蓋成了,再給予霸王。

不過項羽來看,這宮殿實在是寒顫。他畢竟是未來人,見過故宮的雄偉,也在大都市裏見過大樓摩天。對這個古香古色的,差強人意的宮殿,自然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他倒是沒有過多的要求,眼下以複興大楚為首要之勿。

大殿之上,項羽已然是批好了滾蟒袍,便是傲然立在哪裏。

階下,卻是項何,黃錦,項他,武涉等文臣,還有鍾離昧,虞子期,韓銳等武將。

“此次啟耕大典,孤還有一事要說。”項羽緩緩開口道,階下各臣,也是不敢怠慢,連忙豎起耳朵來聽。

項羽掃視了一眼,很是滿意,隨即便是開口道,“孤意欲,冊立孤之長子,為楚太子,早定國本,諸位以為如何?”

項羽並非是真要冊立,到不是有其他心思,隻是他來自未來,終歸是想要一碗水端平。難道僅僅隻是因為長子比次子早那麼半刻,便是前途如此迥異?

按項羽自己的想法,自然是應該待齊長大成人之後,再作考量。不考慮長幼,而是純粹,的考慮二人的能力,楚國王位,那是甚至是天下皇帝,項羽看來,都應該是有德者居之。當然,這個有德者自然要從他的兒子們當中選。

於公,有能力的人繼任,是對大楚將士,對天下百姓負責;於私,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天下,自然是要看他們自己的能力去爭取。

“霸王,不可。”項他卻是急忙道。

項羽不置可否,這個老令尹,什麼都好,但是太過於老迷信了。說什麼孿生子不詳,還要將其中一子送將出去。在項羽就這個問題上幾次大動肝火之後,便是再也無此等言論了。

項羽沒有回話,隻是看著他。

項他頓時心下一驚,但是很快便是恢複了臉色,開始緩緩道,“稟霸王,霸王春秋鼎盛,焉知僅有此二子?不若待齊年歲稍長,再作決定。”

項他並非是真要什麼年歲稍長,在做定論。隻是項他始終是認為孿生子不詳,不得繼承大位。這也基本是江左豪族的意思,江左會稽,彰兩郡五十三縣豪族,基本都是這樣的老古板。但是項羽卻是已然動了自己的心思。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還是第一個年頭,必須以穩定為主,江左的豪族還動不得。

“唔~”項羽踹踹,“那便是先行啟耕大典吧,此事稍後再議。”

關中,櫟陽。

便是在剛剛入冬之時,蕭和便是以極快的速度恢複著生產。關中和巴蜀,畢竟是天天府之國。現下,蕭何卻是拿著人丁和田畝小冊來到了漢王殿中。

“蕭何,你是不是弄錯了?”劉邦疑惑道,“怎地突然冒出來如此之多的人丁,但是秋糧預計卻隻能收如此之少?”

“孤回關中之時,成丁不過數萬,眼下何以冒出如此之多?”

這卻是劉邦看到,六郡之地,去歲在編丁口,還不過數萬,但是今年卻是有數十萬。按秦律,十七以上編丁,預備作戰了。但是劉邦將這個年齡降到了十五,隻是也是怎麼都湊不齊數十萬人。難道長成有這麼快?

況且,蕭何拿來的秋糧丁口算,卻是九十萬戶,三四十成丁。按秦律,長成後必須分家,漢也繼承了。也就是說,一戶最多隻有一個成丁,且都是小戶,加上孩子也不過一兩百萬口。三四十萬成丁,不是蕭何早就說關中老弱,都是已然奚發了麼?

“大王,此事臣也奇怪。”蕭何道,“但是隨後臣便是明白了過來,不少百姓,為逃兵役,便是將手上的小骨,或是指骨敲斷,如此一來,征兵時便是不會將其統計在內,但是這小傷一兩個月便是好了。但是眼看著現在便是要春耕了,他們卻是不能耽誤春耕,且眼下無戰事,官府統計時便也無需在遮遮掩掩。”

“這幫刁民。”劉邦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