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頹然,“我知道,我這輩子虧欠十三太多,我得彌補他,我要給他風光大葬,恢複他胤祥的名字,世襲王位!”胤禛有點激動。

“有用嗎?這樣有用嗎?”我嘲諷地看著他,“為什麼你總喜歡去補償別人?人都死了,補償還有什麼意義?這樣十三就能活過來嗎?”

“丫頭?你在怨我?你是在怨我連累了十三嗎?”胤禛的眼睛裏閃爍著疼痛。

“不是連累,根本就是你害的!十三的一生都活在你的陰影之下,隻要是你想要的,十三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甚至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也在先帝的圈禁中度過。十三各方麵比你差嗎?不!他跟你比沒有絲毫遜色,他所做的一切隻是因為你是他哥哥。他願意為你犧牲一切也不是因為你是皇上,隻是因為你是唯一給過他童年溫暖的哥哥!但你的所作所為像哥哥嗎?你隻像一個皇上,永遠隻是高高在上的皇上,自私而冷血的孤家寡人!”我咄咄逼人地宣泄著心裏的憤懣,責備連珠炮似的抒發完畢,我忽然想到這些話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否能接受得了?

他似乎被我的話所震撼,哀傷地注視著我道:“原來我在你心裏也是這樣的人?別人說我自私冷血就罷了,我不在乎,想不到你也這麼看我!我愛新覺羅胤禛一生對得起天地良心,或許唯獨對不起你和十三,既如此,當初你該選擇十三,也許才是對的!”他轉身頭也不回地消失在夜幕裏,夜色中龍袍上刺繡的金線發出刺眼的光,針芒般紮著我的心......

終於抵達京城,十三的靈柩也隨我們一起回京。自我在十三身邊暈倒後,我再也沒去看十三的遺體,不是害怕,也不是不懷念,隻是此種懷念深深地永久地長埋在心底,沒有必要讓別人知道。

聽說十三的葬禮空前絕後,所耗資金遠遠逾越親王標準,胤禛沒有動用國庫資金,而是拿出自己潛邸的積蓄為之辦理。胤禛讚他是“自古以來,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命配享太廟,準許他名字上一字用“胤”字,賜諡號曰“賢”,並破例將往日所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置於諡號之上。在京西,直隸和江南多處立祠祀。十三子弘曉襲爵,封第四子為寧郡王。安葬十三的時候,胤禛也親往奠送。

胤禛對十三的深情厚誼滿朝動容,雖然多處逾製,但無一人提出異議,皆被他二人深厚的兄弟之情感動,朝廷民間均感歎君臣之間兄弟之情深至如此,實屬空前絕後。隻是,這樣盛大隆重的場合裏,始終都沒有我的身影,我隻是冷眼看著忙碌而虛華的一切暗自嗟歎,我敢保證,那些跟在胤禛身後痛哭流涕的人群裏,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悲傷,可是我的悲傷隻屬於我自己,屬於我和在天之靈的十三,我相信他一定看得到,我也相信他希望人世的我對於他的離去不是傷心痛哭,而是微笑著繼續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