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這才沒懷疑。她是聽說過的,方寸大師很愛請人喝茶。隻是他那茶入口很苦,很少有人喝得來。
“走吧,先回去。簽文的事情就不要說出去了。”蘇氏對三人叮囑道。
“知道了,額娘,舅母。”三人齊聲應道。
回府的路上,馬車裏很安靜。來時陳如玉還有心情說笑,此時卻是低垂著頭想著心事。蘇氏和陳如珠則是閉目養神。毛彤彤坐在車窗邊,聽著馬車軲轆的聲音,腦海裏不禁又想起方寸大師說的話,不由心生佩服。
這位方寸大師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兩麵之緣,就能看出她的不同來。回去到要寫信問問額娘和阿瑪,那年來給她看病的人當中是不是有這麼一位和尚!
回到陳府的時候已經過未時了。今日陳舅舅也回來的早,毛彤彤她們回府的時候正好在府門口遇上。
一同去了正院,陳舅舅就問起了今日上香的事情。聽說方寸大師解了陳如玉的簽時,陳舅舅一臉的驚訝,顯然沒想到陳如玉有這個運氣。
“是彤彤運氣好,不過她自己沒有求簽,所以幫如玉問了。”蘇氏簡單的解釋了一句。
毛彤彤嘴角勾了一下,什麼都沒解釋。要說是陳如玉硬塞給她的,事情又會鬧僵,就不好看了。反正她也沒幫陳如玉問,一點不吃虧。
陳舅舅也沒多想,隻道毛彤彤可惜了,應該求支簽的。因為方寸大師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毛彤彤笑了笑,什麼都沒解釋。
很快,京城的夏天來臨,而蒙古那邊也傳來了捷報。據說大軍在烏蘭布通大敗噶爾丹,打得噶爾丹抱頭鼠竄,正帶著殘餘人馬逃亡。
當然,深處後宅的毛彤彤能知道這個消息自然是來自陳舅舅。
她雖不想和皇子們扯上關係,但當故事聽聽還是不錯的。畢竟每天的日子太無聊了些。
陳如玉跟她不對盤,陳如珠的性子又太端莊。她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而且每日學規矩上課,也比在揚州城的時候辛苦多了。
聽陳舅舅每日晚飯後的侃大山,已經是她在陳府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了。
從陳舅舅那裏,她還聽說第一次上戰場的八爺表現不錯,獨立領了幾千人馬突襲噶爾丹的大營,為大軍爭取了有利的時機。
毛彤彤一聽八爺,腦海裏就浮現出那個高冷的少年。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居然就能上戰場!果然古人比較早熟啊!
“阿瑪,皇上就不然皇子們在戰場上出事麼?”陳如玉問出了毛彤彤的心裏話。
就算康熙兒子多,但養大也不容易。戰場上刀劍無眼,就不怕個萬一?
“大清本就是馬上得天下。皇上這是對皇子們的曆練!”陳舅舅道,眼裏是滿滿的敬佩。
毛彤彤心裏也是真心的佩服!比起現代那些跟紈絝子弟似的官二代、紅三代啥的,康熙對兒子們的教育是真不錯!隻可惜呀,也正因為兒子們個個優秀,才注定了康熙末年的九龍奪嫡局麵!這大概是現在的康熙完全想不到的吧。